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1、注意安全
严禁带压拆卸千斤顶
千斤顶试验或加载时,工作人员应站在两侧,端面方向禁止站人,危险地段应设防护装置
1-1 任何工作,安全是第一位的,尤其千斤顶是在高压力、大吨位情况下适用,更要注意安全。
1-2所有进入千斤顶使用现场的人应做到"油泵一响,千斤顶两端清场"。一方面避免张拉滑丝伤人,另一方面避免误操作千斤顶零件飞出伤人。
1-3"油泵一开,司泵人员不得离开"。随时注意油表数值。回程时,如果油表急速升压,应立即停泵。
2、油液选取
2-1张拉千斤顶用油为被动用油,受油泵油液影响。最好采用10号机油,夏季允许使用20号机油。也可以采用优质低粘度的矿物质油。
2-2油液保持清洁,油液倒入油泵时必须过滤。
3、其它
3-1连接油管前必须将油管清洗干净,尤其是管咀部分。
3-2张拉千斤顶使用前应空载运行3-5次,排除内腔空气。
3-3张拉千斤顶工作过程中,加载应平稳,卸荷应缓慢,避免滑丝。
3-4工作完毕后,活塞回程到位。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
3-5张拉千斤顶出现故障,由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进行维修,或返厂检修。严禁带压拆卸。
3-6闲置停放或入库停放时,管咀应加防尘帽,以防进入脏物。
1张拉千斤顶通过高压油管与油泵连接,专业电工将油泵通过电源线与电源连接。
2千斤顶空运行
2-1开启油泵,运转不少于3分钟(油泵操作见油泵使用说明书)。
2-2千斤顶活塞往复运动不少于3次,如有爬行,则可增加到6次,如还有爬行应停泵检查,分析原因。
2-3千斤顶与油泵系统进行标定时及实施张拉前都必须进行千斤顶空运行。一切正常后方可进入标定和张拉工作。
3标定
3-1标定是在国家有关部门认可/授权的单位进行。操作人员有上岗资格。
3-2标定程序按承担标定单位规定进行。
穿心式千斤顶
1、采用新型密封件,使缸体在承受高压时密封件的密封强度同步增强;
2、采用特种合金钢缸体材料配合热处理工艺,减小缸体在张拉过程中的膨胀比,使密封件的寿命与密封性能提高约20%;
3、针对张拉操作过程中,千斤顶回程超压易损坏千斤顶的问题,在千斤顶上增加了超压保护阀进行泄压保护;同时将原来常用的几款采用丝盘式和法兰盘式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千斤顶对回程油压的承受力加强,大大减轻了由于操作不当损坏千斤顶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使用了新结构、新技术的YDC型系列千斤顶比原有穿心式千斤顶的性能得到提高,广泛应用于各种先张和后张法的预应力施工过程中。
前卡式千斤顶
前卡式张拉千斤顶是一种穿心前卡式千斤顶,内部有反复使用的工具锚,在张拉工作时可自动夹紧和松开工具锚夹片,主要用于BM15、BM13型各种有粘结筋和无粘结筋的单根张拉。
功能提醒:北方QYC型前卡式千斤顶可根据用户要求配置不同尺寸的长短顶套、退锚器,以用于试验时逐根张拉预紧、张拉退锚、斜拉索的单根调索用。
数字式千斤顶
数字千斤顶张拉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将千斤顶中的压力变化为讯号,通过传感器的接收,利用标准测力计的校正方法,把压力讯号变成数字测量仪表上显示的力值讯号,仪表所显示的值即为装置上实际承受负荷的大小。因此,就测量装置的基本环节而言,除上述的传感器、数字测量仪表,还必须包括液压泵源、液压千斤顶装置本体,才能构成完整的数字式千斤顶张拉装置。
千斤顶分为机械千斤顶和液压千斤顶两种,原理各有不同。从原理上来说,液压千斤顶所基于的原理为帕斯卡原理,即:液体各处的压强是一致的,这样,在平衡的系统中,比较小的活塞上面施加的压力比较小,而大的活塞上施...
桥规上要求,千斤顶张拉吨位宜为张拉力的1.5倍。且不得小于1.2倍。
校正方法:方法一:将千斤顶、油压表安装在压力机上,先向顶内充油,将泵的回路关紧,然后用压力机压千斤顶。方法二:将千斤顶和传感器放在加力架上,向千斤顶充油出镐顶压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来校正千斤顶。每50K...
张拉千斤顶是用于张拉钢铰线等预应力筋的专用千斤顶。张拉千斤顶需和张拉油泵配合使用,张拉和回顶的动力均由张拉油泵的高压油提供。根据结构的不同又分为前卡式千斤顶和穿心式千斤顶。张拉千斤顶结构紧凑,张拉时工作平稳,油压高,张拉力大,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水电坝体、高层建筑等预应力施工工程。预应力张拉千斤顶装置的张拉力力值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因此,对其进行校准,出具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非常重要。
(1)新千斤顶初次使用前;
(2)油压表指针不能退回零点时;
(3)千斤顶、油压表和油管进行过更换或维修后;
(4)校正有效期为一个月且不超过200次张拉作业;
(5)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其他不正常现象。
用长柱压力试验机校验
压力试验机的精度不得低于2%。校验时,应采取被动校验法,即在校验时用千斤顶顶试验机,这样活塞动行方向、摩阻力的方向与实际工作时相同,校验比较准确。在进行被动校验时,压力机本身也有摩天楼阻力,并且与正常使用时相反,所以,试验机表盘读数反映的也不是千斤顶的实际作用力,因此用被动法校验千斤顶时,必须事先用具有足够吨位的标准测力计对试验机进行被动标定,以确定试验机的表盘读数值。标定后在校验千斤顶时、,就可以从试验机表盘上直接读出千斤顶的实际作用力以及油压表的准确读数。
用压力试验机校验的步骤如下:
(1)千斤顶就位当校验穿心式千斤顶时,将千斤顶放在试验机台面上,活塞面或撑套与试验机压板紧密接触,并使千斤顶与试验机的受力中心线重合。
(2)校验千斤顶开动油泵,千斤顶进油,使活塞上升,顶试验机压板。在千斤顶顶试验机,使荷载平缓增加的过程中,自零位到最大吨位,将试验机被动标定的结果逐点标记到千斤顶的油压表上,标定点应均匀分布在整个测量范围内,且不少于5点。当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千斤顶的标定试验时需要10-20点。各标定点重复标定3次,取平均值,并且只测读进程,不测读回程。
用标准测力计校验
配套设备:立式稳固的门式框架或张力本杆,其承力机构在最大负荷下应无明显的变形。加力条件:测力仪的安装应保证其受力轴线和千斤顶的加力轴线相重合。千斤顶带有上承压垫。测力仪与千斤顶的接触面平滑,无锈蚀和杂物。
(1)框架式检定。千斤顶安装调整成工作状态,将千斤顶安放在检定框架底座中间,与应变式标准测力仪串接。使千斤顶、应变式标准测力仪与检定框架对中,用符合加力条件的要求。千斤顶与应变式标准测力仪之间,可根据需要放置垫块,调整空间高度,使千斤顶活塞伸出量接近工作状态。
(2)串接式检定。千斤顶与应变式标准测力仪串接在张拉杆上,调整三者在同一轴线后进行检定。
建筑工程中的预应力结构及拉索桥的施工安装中,均需要测量实际负荷的大小。在我们碰到的工程测试中,如地下工程中的压桩,桥梁施工中的张索,皆采用液压干斤顶张拉装置。在实际施工现场,例如在杨浦大桥斜拉索的安装过程中,斜拉索张拉负荷的实际大小,对保证拉索张拉设计指标及桥梁的施工质量尤为重要。为此,以往施工部门开始以千斤顶中承受压力负荷的大小,用计算的方法确定负荷的大小。后经改进利用测力计直接定度压力表刻度的方法测力施工中张拉装置直接负荷的大小,比最初的办法应该说有了巨大的改进。但在现场施工中,由于压力表本身的一些特性,仍有指针易偏位;高压时指针抖动激烈;读数人为误差大;负荷示值需换算等一些弊病,造成工程测量中测量准确度、读数直观性、负荷变动性不易确保的间题,而采用数字张拉千斤顶,则可克眼上述压力表显示测量中的一些弊病,为大负荷工程测量开辟了新途径。
千斤顶使用注意事项
千斤顶使用注意事项 姓名: XXX 部门: XXX 日期: XXX 第 2 页 共 4 页 千斤顶使用注意事项 1.顶升作业时,要选择合适的千斤顶 :起重量不超负荷,一般选择 千斤顶的起重能力大于重物重力的 1.5 倍 ;千斤顶最低高度合适,为了 便于取出,选用千斤顶的最小高度应与重物底部施力处的净空相适应, 起落过程中垫枕木垛支持重物时, 千斤顶的起升高度要大于枕木厚度与 枕木垛变形之和。 2.若使用几台千斤顶联合顶升同一设备时, 应选用同一型号的千斤 顶,且每台千斤顶的额定起重量不得小于所承担设备重力的 1.2 倍。 3.千斤顶在使用前应擦拭干净, 并应检查各部件是否灵活, 有无损 伤。液压千斤顶的油阀、活塞、皮碗是否完好,油液是否干净。 4.使用时,千斤顶应放置平整,在千斤顶底座及顶托垫坚韧的枕术、 木板或钢板来扩大承压面积,以免陷落或滑动而发生事故。注意不能用 沾油污的木
千斤顶的使用注意事项
千 斤 顶 的 使 用 注 意 事 项 由于千斤顶具有顶升重物而不需要辅助设备,且顶升缓慢、均匀、 稳定,又适用于校正设备安装偏差和物件变形等,因而被安装施工 中广泛应用,但由于千斤顶与顶升重物接触点较小,又依赖底坐的 平整,坚实而且又要求与重物接触良好,所以使用时要注意以下几 个问题。 1、因千斤顶种类较多,型号繁杂,使用前必须熟知其千斤顶的 性能、特点及使用方法。 2、保持千斤顶的清洁,应放在干燥、无尘处。切不可在潮湿、 污垢、露天处存放,便用前应将千斤顶清洗干净,并检查活塞升降 以及各部件是否灵活可靠,油注入是否干净。 3、使用油压千斤顶时,禁止工作人员站在千斤顶安全栓的前面, 安全栓有损坏者不得使用。 4、千斤顶应与顶物垂直且接触面要好。 5、千斤顶顶升重物不能长时间放置不管,更不能做寄存物件 用。 6、千斤顶使用时的放置处应平整、坚实,如在凹凸不平或土质 松软地面,应铺设具有一定
张拉千斤顶YCD-180
0pt">YCD-180/200
型号 | YCD-180 | YCD-200 |
额定油压 MPa | 63 | 63 |
额定张拉力 KN | 180 | 200 |
承压面积 cm2 | 30.44 | 37.68 |
工作行程 mm | 150 | 150 |
穿孔直径 mm | 17 | 21 |
质量 kg | 14 | 20 |
《铁道科学技术名词》第一版。
1997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