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最常见的总线拓扑结构的网络是以太网。同轴电缆曾是它主要的传输介质,但现在大多数新的安装使用了双绞线。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是安装成星形的总线拓扑结构,总线本身被紧缩到一个称作集线器的小盒子中,从集线器连接点到工作站的线路分支呈星形布局。
总线拓扑 Bus Topology ↑
网络电缆系统的布局以及工作站在电缆上访问和传送数据的方法都是网络拓扑结构的一部分。总线拓朴结构的网络只有一条唯一的电缆干线,以菊链的形式连接一个接一个工作站。在实际的安装中,电缆线穿过一个接一个的办公室。所有的节点共享同一介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节点能够广播消息。虽然总线拓扑适合办公室的布局,易于安装,但是干线电缆的故障将导致整个网络陷入瘫痪。
总线型拓扑是采用主线传输作为共用的传输介质,将网络中所有的计算机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和电缆直接连接到这根共享总线上.总线型拓扑结构适用于计算机数目相对较少的局域网络,通常这种局域网络传输数率为100Mbps,以太网是典型的总线型局域网.
DSP芯片TMS320F2812 DSP片外扩展 64K * 16位SRAM(基本配置),最大可扩展到512K * 16位。内部RAM不够用时,用来扩充内存,当然是并行的。
总线制是2根线控制很多根,多线制是每个控制点都有单独的线
剖面图上斜杠标注4的管线是电源支线和探测支线,不标4的是探测支线,
现场总线简介及总线电缆的设计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几种现场总线及其总线电缆的特点,并以基金会现场总线FF-H1(低速)和Profibus PA总线电缆为例,探讨了现场总线电缆的设计。
基于PXI总线的MIC总线通讯模块设计
MIC总线是专门为了解决现代军事及工业领域中极其复杂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下电力/数据的分配和管理而开发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及高可靠性的现场总线;在详细分析MIC总线的体系结构和通信协议之后,提出了基于PXI总线体系结构的MIC总线通讯模块的软硬件设计方案;系统可通过PXI总线灵活配置MIC的各种通讯模式参数,具有即插即用、高可靠性和小型化易集成等特点;实验证明,主模块PIM工作模式与远程从模块间数据通讯稳定且可靠,对国内MIC总线的研究与应用有重要意义。
网络拓朴
总线拓扑
星状拓扑
环状拓扑
总线型网络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的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传输介质或称总线上。使用一定长度的电缆将设备连接在一起。设备可以在不影响系统中其他设备工作的情况下从总线中取下。任何一个站点发送的信号都可以沿着介质传播,而且能被其他所有站点接收。总线拓扑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易于布线和维护;结构简单,传输介质又是无源元件,从硬件的角度看,十分可靠。总线拓扑的缺点是:因为总线拓扑的网不是集中控制的,所以故障检测需要在网上的各个站点上进行;在扩展总线的干线长度时,需重新配置中继器、剪裁电缆、调整终端器等;总线上的站点需要介质访问控制功能,这就增加了站点的硬件和软件费用。
这种网络拓扑结构中所有设备都直接与总线相连,它所采用的介质一般也是同轴电缆(包括粗缆和细缆),不过现在也有采用光缆作为总线型传输介质的,如后面我们将要讲的ATM网、Cable Modem所采用的网络等都属于总线型网络结构。
这种结构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组网费用低:
从示意图可以这样的结构根本不需要另外的互联设备,是直接通过一条总线进行连接,所以组网费用较低;
(2)这种网络因为各节点是共用总线带宽的:
所以在传输速度上会随着接入网络的用户的增多而下降;
(3)网络用户扩展较灵活:
需要扩展用户时只需要添加一个接线器即可,但所能连接的用户数量有限;
(4)维护较容易:
单个节点失效不影响整个网络的正常通信。但是如果总线一断,则整个网络或者相应主干网段就断了。
(5)可靠性不高:
如果总线出了问题,则整个网络都不能工作,网络中断后查找故障点也比较困难。
1.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拓扑结构
1.1.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1.2 网络互联设备
1.1.3 网络拓扑结构
1.2 CAN总线简介
1.2.1 CAN总线是什么
1.2.2 CAN总线的特点
1.2.3 CAN总线传输介质
1.2.4 CAN总线拓扑结构与设备
1.3 报文传输
1.3.1 帧类型
1.3.2 帧格式
1.3.3 帧优先级仲裁
1.4 报文滤波与校验
1.5 编码--位填充
1.6 错误处理与故障界定
1.6.1 错误类型
1.6.2 节点错误处理
1.6.3 故障界定方法
1.7 位定时要求
本章小结
2.1 为什么构建CAN应用层协议
……第3章 CAN控制器和驱动器第4章 硬件系统设计与实践第5章 基础实验实践第6章 CAN总线节点的自收发实例设计第7章 CAN总线两节点通信实例设计第8章 CAN-RS232网桥设计第9章 基于iCAN协议的温控系统设计第10章 感悟设计附录 邮政系统与CAN总线通信系统对比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