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属AB5型,A代表镧及混合稀土系金属,B代表镍、钴等,贮氢量为1.4%~1.5%,它可在室温下活化,吸、放氢平衡压为0.1~0.5MPa(20~30℃),放氢压力稳定。为降低成本,改善性能,现已广泛使用混合稀土金属或富镧混合稀土金属取代镧,也可以用铝、铁等取代部分镍。
属AB型,A代表钛,B代表铁、钴、镍等,最常见的为钛铁贮氢材料,贮氢量可达占材料自重的1.75%~1.89%。最初有一活化的难题,在高真空条件下,加热到300~400℃才开始吸氢。中国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在室温条件下一般真空度就可开始吸氢。此材料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有利于大量使用。德国研制的氢能汽车、美国研制的燃料电池电动车,就是以钛铁贮氢罐供氢的。
主要有钛铁系,镧镍系,镁镍系和钛铬系等。
氯化镧铈: 形状颜色特性:微红色或灰白结晶块状物 氯化镧铈用途:作石油裂化催化剂及各种稀土盐的原料,还广泛用于化工,冶金轻纺,农业等领域炼钢纺织水处理的的优质原料制备硬脂酸稀土的原料。
代替洋白铜 生产屏障罩(锌锡镍合金) 生产罩 节省50%成本 锌锡镍合金材料为...
镍钛合金是一种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是能将自身的塑性变形在某一特定温度下自动恢复为原始形状的特种合金。它的伸缩率在20%以上,疲劳寿命达1*10的7次方,阻尼特性比普通的弹簧高10倍,其耐腐蚀性优...
贮氢材料在某些有机化学加氢以及合成氨工业中作为催化剂已显示出有独特作用,可望研制成低温低压合成氨催化剂。其他如分离氢的同位素功能,吸气功能,净化功能等尚有待进一步开发。
贮氢材料在多次吸、放循环后,将自粉碎成细粉,利用这一功能可制成超细粉末,如制备超细合金和金属粉末等,在技术上有很大潜力。
贮氢材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电化学催化功能,同时,所释放出的氢也极易转化成电能,因此可利用此功能开发二次电池。
金属贮氢材料吸、放氢时,有一定平衡压,随温度的升高,其平衡压将迅速升高。如某些贮氢材料贮氢后的平衡压在100℃时达5~12MPa的压力。
贮氢材料在吸、放氢过程中,同时有热量的放出和吸入,利用这一吸、放热的功能,可开发出热泵、贮热、回收热等节能设备。
它所放出的氢可供直接燃烧产物,或供其他所需部门使用,如半导体生产,燃氢汽车,燃料电池发电,氢能电动车等。
金属贮氢材料是一种多功能的功能材料,下述功能,可供开发出多种技术产品。
某些过渡金属、合金和金属间化合物,由于特殊的晶体结构,使氢原子容易进入其晶格间隙中并形成金属氢化物,因此储氢量很大,可贮存比其本身体积大1000~1300倍的氢,当加热时氢就能从金属中释放出来。氢在金属中的这种吸入和释放,取决于金属和氢的相平衡关系并受温度、压力和组分的制约。
通常,贮氢材料的贮氢密度都很大,比标准状态下的氢密度(5.4×1019at/cm3)高出几个数量级,甚至比液氢的密度(4.2×1022at/cm3)还高。由于贮氢材料具有上述特性,用它储运氢气既轻便又安全,不仅无爆炸危险,还有可贮存时间长又无损耗等优点。氢,普遍被认为是人类最理想的清洁的高密度能源,燃烧时只产生水而没有污染物,对环境保护有利。但要实现氢能源体系,氢的贮存问题首先要顺利解决,因此研究贮氢材料特别重要。
已实用和研究发展中的贮氢材料主要有:
①镁系贮氢合金。主要有镁镍、镁铜、镁铁、镁钛等合金。具有贮氢能力大(可达材料自重的5.1%~5.8%)、价廉等优点,缺点是易腐蚀所以寿命短,放氢时需要250℃以上高温。
②稀土系贮氢合金。主要是镧镍合金,其吸氢性好,容易活化,在40℃以上放氢速度好,但成本高。
③钛系贮氢合金。有钛锰、钛铬、钛镍、钛铁、钛铌、钛锆、钛铜及钛锰氮、钛锰铬、钛锆铬锰等合金。其成本低,吸氢量大,室温下易活化,适于大量应用。
④锆系贮氢合金。有锆铬、锆锰等二元合金和锆铬铁锰、锆铬铁镍等多元合金。在高温下(100℃以上)具有很好的贮氢特性,能大量、快速和高效率地吸收和释放氢气,同时具有较低的热含量,适于在高温下使用。
⑤铁系贮氢合金。主要有铁钛和铁钛锰等合金。其贮氢性能优良、价格低廉。
60年代末,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室首先发现镁镍合金具有吸氢特性。几乎同时,荷兰菲浦实验室在研究作为磁性材料IaNi5的性能时,偶然发现LaNi5能大量可逆吸、放氢的性能。1974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发现钛锰合金具有极高的吸氢能力。中国贮氢材料的研究始于70年代末,解决了TiTe的常温活化难题,浙江大学发展了 Mn1-x CaxNi5系贮氢材料。
属A2B型(Mg2Ni),是一种较早研制成的贮氢材料,贮氢量可达3.4%~6.0%,但放氢温度要求在250~320℃之间,限制了其应用。在贮存太阳能等技术中可发挥其优越性。
典型代表是Ticr2,属AB2型,进一步发展为TiZrCrMnVFe,德国HWT公司有商品贮氢罐出售,他们已制成可贮存2000m3的大型贮氢罐,经改性后这类贮氢材料还可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
里鲍茨(libowitz)提出的体心立方型钒系贮氢材料,它的熵值高,可用于设计成高效热泵,是新一类贮氢合金系列。
贮氢材料应用很广,而且仍在不断发展中。
制作镍氢电池
金属氢化物可再充式电池(简写为Ni—MH电池)是贮氢材料应用取得最显著实际成就的新领域,日本在1994年已生产AA型镍氢电池2亿支,我国在1994年生产AA型Ni—MH电池近100万支,生产Ni—MH电池用的贮氢材料近100t。
贮氢922和净化氢
贮氢材料贮氢后,其体积浓度大于液氢,几种贮氢材料贮氢后的浓度(每立方厘米中的氢原子数×1022)分别为:液氢(20K)4.2,FeTiH 1.76,LaNi5H 6.7 ,ZrH27.3,TiH29.2同时,贮氢后一般只有0.5~2.0MPa的压力,比高压钢瓶贮氢安全,比液氢也安全,成本低。贮氢材料贮氢后放出的氢,纯度可达99.9999%。
制造热泵
为回收各种热能和贮热。过去用贮氢材料二段式热泵一次升温,发展到三段式热泵二次升温,可使65~75℃的废热水产生蒸汽用于再发电。并可利用环境热、太阳能热源制成空调机和贮热,或用于化工厂、冶金厂、发电厂的废热回收。
制造压缩机和致冷器
用贮氢材料可制成静态氢压缩机和深冷致冷器。已制成的25K致冷器可用于空间探测、红外探测系统中的冷源,它只须以水为介质和以太阳能作低级能源即可工作。还可以制成77K。液氮致冷器。利用贮氢材料制成的压缩机可用于高压氢装瓶,还可利用太阳能制成海水淡化装置等。
用于氢同位素分离
利用一种或几种新型贮氢材料,可分离同位素氘、氚,以及贮存氘、氚,这在军事工业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用作催化剂
贮氢材料用作催化剂早有报导,如LaNis、TiFe等用于常温低压合成氨工艺以及某些有机化合物加氢工艺。
用作温度传感器
利用上述贮氢材料产生压力的功能以及不同贮氢材料的P—c一T曲线的不同数值,将一小型贮氢器上的压力表改成温度指示盘,经校正后即成温度指示器。它体积小,不怕震动,美国SystemDonier公司生产的这种温度指示器,广泛用于各种喷气飞机上。它还可以改制成火警报警器和窗户自动开闭器等。
作机器人的动力装置
也是利用贮氢材料的压力和机械能功能,某些贮氢材料加热到100℃即可达到6~13MPa的压力,则可用于机器人动力系统的激发器、动力源。其特点是没有旋转部件反应灵敏,便于控制,反弹和振动小。
用作吸气剂
由于某些贮氢合金有较强的吸气能力,特别对氢、COz、CO、水分、甲烷均有一定吸附能力,因此可作为吸气剂,以保持各种真空器件长时间的高真空,在技术上有重要作用。
发展电动车
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是可移动式高效高密度蓄电池。可充式二次电池有多种多样,其中能量密度最高、寿命最长、成本最低、功率密度最大者首推带有高效供氢系统的质子交换膜式燃料电池,这种供氢系统就是由贮氢材料制成的贮氢罐。在21世纪初,这种清洁的电动车,将是城市交通的必然发展趋势,需求量将是极大的。
发展趋势
贮氢材料正向多元化,高容量,低成本方向发展,向复合材料过渡,正在采用新技术。例如有报道说经磁性技术搅拌贮氢量可大大提高。在改善贮氢材料的性能方面的技术还有:
(1)表面微包覆技术;
(2)表面化学处理技术;
(3)薄膜技术,即将贮氢材料制成薄膜;
(4)贮氢材料的浆料技术,即利用某些有机液体与贮氢材料混成均匀浆料,有利于改善贮氢材料的导热性能及流动性。
其他制备贮氢材料的新工艺有采用铝热还原法及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从钛铁矿、钒铁矿直接还原成贮氢材料,还有回收和再生贮氢材料的技术等。
钼镍合金材料参数
钼镍合金相关技术参数 NS322生产执行标准: NS322 金相组织结构 : 合金为面心立方晶格结构。 通过控制铁和铬含量在最小值, 降低了加工脆性, 阻止了在 700-870 ℃ 间 Ni4Mo 相的析出。 NS322 工艺性能与要求: 应尽量快速加热至要求的温度。热加工温度范围 1160 ℃~ 900 ℃。 该合金的晶粒度平均尺寸与锻件的变形程度、终锻温度密切相关。 合金表面氧化物、 氧化色和焊缝周围的焊渣的附着性比不锈钢强, 推荐使用细晶砂带或细晶砂轮 进行打磨。 合金应在退火之后进行机加工, 由于材料的加工硬化率较高, 因此宜采用比加工低合金标准奥氏 体不锈钢低的切削速度和重进刀进行加工,才能切入冷作硬化的表层下面。 标准 化学成份 棒材 锻件 板材 丝材 管材 国家标准 GB/T15002 GB/T15008 GB/T15008 GB/T15009 GB/T15010 G
第1章 绪论
1.1 功能材料的发展和分类
1.2 功能材料的现状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贮氢合金
2.1 金属贮氢原理
2.2 金属氢化物贮氢材料应具备的条件
2.3 贮氢合金分类及开发现状
2.4 金属贮氢材料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3章 梯度功能材料
3.1 梯度功能材料的概念
3.2 热防护梯度功能材料
3.3 梯度功能材料的应用
3.4 梯度功能材料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4章 磁性材料
4.1 磁性的基本知识
4.2 金属磁性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4.3 金属磁性材料磁性能的检验和测量
参考文献
第5章 金属薄膜材料
5.1 金属薄膜的形成及其结构
5.2 金属薄膜的结构缺陷
5.3 金属薄膜中的光等离子体共振性
5.4 金属薄膜的超导性能
5.5 金属薄膜的磁性能
参考文献
第6章 环境材料
6.1 环境材料的研究和发展
6.2 环境材料的设计
6.3 环境材料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6.4 金属材料的生态化改造
6.5 金属环境材料
参考文献
第7章 纳米金属材料
7.1 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7.2 纳米结构单元
7.3 纳米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制备方法
7.4 纳米金属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章 非晶态金属材料
8.1 非晶态金属的发展历史
8.2 非晶态金属的结构特点
8.3 非晶态金属的制备
8.4 非晶态金属性能特点及应用
参考文献
第9章 信息材料
9.1 磁信息材料
9.2 高密度光存储材料
参考文献
第10章 超导材料
10.1 超导现象及超导材料的基本性质
10.2 超导材料的分类及性能
10.3 超导材料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11章 智能金属材料
11.1 智能材料概述
11.2 金属系智能材料及形状记忆合金
11.3 新一代智能材料及Ni-Mn-Ga磁控形状记忆合金
11.4 智能材料在未来的应用
参考文献
附录2100433B
在空气中易氧化为黑色,室温下能和水反应,升温而加快。可做打火石、合金添加剂、贮氢材料等。
主要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催化剂材料、稀土陶瓷材料及其它稀土新材料如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巨磁阻材料、磁致冷材料、光致冷材料、磁光存储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