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办刊宗旨
《植物生态学报》立足中国,面向国际。力图反映植物生态学学科热点和生长点,充分发挥《植物生态学报》在中国生态学领域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导向性,并保持其国际影响力。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植物生态学报》共出版文献3743篇。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植物生态学报》被CA化学文摘(美)(2014)、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收录。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植物生态学报》总下载1431028次、总被引147930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3.805、(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2.541。
200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奖。
2002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2003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2006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2008年,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RCCSE: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2009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非资助类项目。
201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11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2011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择优支持(三等)。
2011年,2011-2012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
2012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2012年,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
2012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2013年,第三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 期刊)(2013-2014)(RCCSE:中国学术期刊评价委员会)。
2013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科技期刊择优支持(三等)。
2013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报道内容
《植物生态学报》主要发表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水平创新性原始研究论文,包括以植物与环境关系为内核的生态学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内容。注重发表有新观点的植物生态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高水平综述文章。
读者对象
从事植物生态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科研、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
主要栏目
《植物生态学报》设研究论文、综述、方法与技术、资料论文、编辑之窗、论坛等栏目。
根据2010年8月《植物生态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植物生态学报》第九届编辑委员会拥有编辑部主任1人,编辑2人,特邀顾问6人,编委84人。
编辑部主任:谢巍
编辑:李敏、王葳
特邀顾问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1 |
冯宗炜 |
AcademicianofCAE,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2 |
傅伯杰 |
AcademicianofCAS,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3 |
蒋有绪 |
AcademicianofCAS,InstituteofForestEcologyandEnvironment,CAF |
4 |
李文华 |
AcademicianofCAE,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5 |
张新时 |
AcademicianofCAS,InstituteofBotany,CAS |
6 |
郑度 |
AcademicianofCAS,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编委 |
||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1 |
白娥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2 |
白永飞 |
InstituteofBotany,CAS |
3 |
曹坤芳 |
GuangxiUniversity |
4 |
曹敏 |
XishuangbannaTropicalBotanicalGarden,CAS |
5 |
常杰 |
ZhejiangUniversity |
6 |
陈保冬 |
ResearchCenter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7 |
陈世苹 |
InstituteofBotany,CAS |
8 |
陈小勇 |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
9 |
陈吉泉 |
MichiganStateUniversity,USA |
10 |
陈子英 |
IlanUniversity |
11 |
程磊 |
ZhejiangUniversity |
12 |
程晓莉 |
WuhanBotanicalGarden,CAS |
13 |
储诚进 |
SunYat-SenUniversity |
14 |
邓建明 |
LanzhouUniversity |
15 |
杜盛 |
Institute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ChineseAcademyofSciencesandMinistryofWaterResources,NorthwestA&FUniversity |
16 |
段昌群 |
YunnanUniversity |
17 |
冯晓娟 |
InstituteofBotany,CAS |
18 |
冯兆忠 |
ResearchCentreforEco-EnvironmentalSci-ences,CAS |
19 |
高玉葆 |
TianjingNormalUniversity/NankaiUniversity |
20 |
郭大立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21 |
郭良栋 |
InstituteofMicrobiology,CAS |
22 |
韩文轩 |
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 |
23 |
郝占庆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24 |
何维明 |
InstituteofBotany,CAS |
25 |
贺金生 |
PekingUniversity |
26 |
黄振英 |
InstituteofBotany,CAS |
27 |
康慕谊 |
BeijingNormalUniversity |
28 |
李凤民 |
LanzhouUniversity |
29 |
李凌浩 |
InstituteofBotany,CAS |
30 |
李新荣 |
ColdandAridRegionsEnvironmentalandEngineeringResearchInstitute,CAS |
31 |
李彦 |
XinjiangInstituteofEcologyandGeography,CAS |
32 |
李意德 |
ResearchInstituteofTropicalForestry,CAF |
33 |
李镇清 |
InstituteofBotany,CAS |
34 |
梁存柱 |
InnerMongoliaUniversity |
35 |
刘菊秀 |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AS |
36 |
刘秦勤 |
CaliforniaNaturalResourceAgency,USA |
37 |
刘世荣 |
ChineseAcademyofForestry |
38 |
吕晓涛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39 |
罗天祥 |
InstituteofTibetanPlateauResearch,CAS |
40 |
骆亦其 |
UniversityofOklahoma,USA |
41 |
马克平 |
InstituteofBotany,CAS |
42 |
倪健 |
ZhejiangNormalUniversity |
43 |
潘愉德 |
UnitedStatesDepartmentofAgriculture,ForestService,USA |
44 |
彭长辉 |
UniversityofQuebecatMontreal,Canada |
45 |
彭长连 |
SouthChinaNormalUniversity |
46 |
彭少麟 |
SunYat-SenUniversity |
47 |
朴世龙 |
PekingUniversity |
48 |
任海 |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AS |
49 |
沈国春 |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
50 |
石培礼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51 |
孙建新 |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
52 |
孙书存 |
NanjingUniversity |
53 |
唐志尧 |
PekingUniversity |
54 |
王传宽 |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 |
55 |
王德利 |
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 |
56 |
王根绪 |
InstituteofMountainHazardsandEnvironment,CAS |
57 |
王根轩 |
ZhejiangUniversity |
58 |
王国宏 |
InstituteofBotany,CAS |
59 |
王仁卿 |
ShandongUniversity |
60 |
王锁民 |
LanzhouUniversity |
61 |
王襄平 |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
62 |
王政权 |
NortheastForestryUniversity |
63 |
王志恒 |
PekingUniversity |
64 |
韦革宏 |
NorthwestA&FUniversity |
65 |
谢宗强 |
InstituteofBotany,CAS |
66 |
阎恩荣 |
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 |
67 |
杨允菲 |
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 |
68 |
于飞海 |
BeijingForestryUniversity |
69 |
于贵瑞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70 |
于明坚 |
ZhejiangUniversity |
71 |
岳明 |
NorthwestUniversity |
72 |
曾波 |
SouthwestUniversity |
73 |
张金屯 |
BeijingNormalUniversity |
74 |
张守仁 |
InstituteofBotany,CAS |
75 |
张文浩 |
InstituteofBotany,CAS |
76 |
张扬建 |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sandNaturalResourcesResearch,CAS |
77 |
张元明 |
XinjiangInstituteofEcologyandGeography,CAS |
78 |
赵平 |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AS |
79 |
周广胜 |
ChineseAcademyofMeteorologicalSciences |
80 |
周淑荣 |
FudanUniversity |
81 |
朱彪 |
PekingUniversity |
82 |
朱教君 |
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AS |
83 |
朱伟兴 |
BinghamtonUniversity,USA |
84 |
邹伯才 |
OklahomaStateUniversity,USA |
嘿嘿,朋友你找对人了!我导师经常和于景华有项目合作!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简介 我校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点由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
做植物墙的最佳植物为爬山虎, 爬山虎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
很高兴可以为你解答 可以的,选用自己喜欢的植物,能彰显自己的个性。我是学园艺的,我比较倾向也于植物用装修房子。最好就是把植物编制成墙体,也就是所说植物墙。现在市面做的比较好就是...
1955年,《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丛刊》创办,内部资料。
1958年-1960年,《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资料丛刊》改为季刊发行。
1963年-1965年,改名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并且为半年刊。
1981年-1985年,《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改为季刊。
1986年,改名为《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并且为季刊。
1994年—2009年,改名为《植物生态学报》并且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2010年,《植物生态学报》改为月刊发行。
2014年,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为学术期刊。
《植物生态学报》第九届编委会领导 |
||
职位 |
姓名 |
单位 |
主编 |
方精云 |
AcademicianofCAS,InstituteofBotany,CAS |
副主编 |
安黎哲 |
LanzhouUniversity |
董鸣 |
HangzhouNornalUniversity |
|
郭柯 |
InstituteofBotany,CAS |
|
黄建辉 |
InstituteofBotany,CAS |
|
蒋高明 |
InstituteofBotany,CAS |
|
李博 |
FudanUniversity |
|
刘玲莉 |
InstituteofBotany,CAS |
|
杨元合 |
InstituteofBotany,CAS |
|
张大勇 |
BeijingNormalUniversity |
|
周国逸 |
SouthChinaBotanicalGarden,CAS |
植物生态学在城市园林中的应用
随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被提高,社会对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视,而且生态园林也是我国目前对城市园林建设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要部分。众所周知,城市生态园林的建设最重要的构成主体是植物,外部的环境与栽培地点是否合理将直接决定园林的植物是否能够进行良好的生长和发育,因此,能否科学且合理地对城市进行生态园林化的建设,需要首先对植物生态学进行了解与掌握,才能够提高对园林植物栽培的质量,从而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与实现城市的发展状态为可持续性。下文将具体对植物生态学及在城市园林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具体地分析和研究。
探索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植物生态学应用
详细介绍了园林植物生态配置的概念、发展和意义,指出了我国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现实问题,并强调在园林植物生态配置中需要坚持的原则,从而有效利用植物生态学原理合理配置植物种类,实现植物景观的最优化。
植物生态类群(Plant Ecological Group)是指植物对不同环境条件长期适应而形成不同生态类群。
水分、温度(热量)、光照和生长基质与土壤是影响植物生长和生活习性的最重要生态因素,由于这些因素强度或类型的差别,使长期生长在这些因素影响下生境中的植物形成不同生态特征的种群。根据上述四种生态因素为基础划分的植物生态类群:①按水分因素划分有水生植物、沼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旱生植物;②按温度因素划分有冰雪植物、低温植物、中温植物、高温植物;③按光因素划分有阳性植物、耐阴植物、阴性植物;④按基质与土壤因素划分有酸性土植物、钙质土植物、碱土植物、沙生植物、石生植物。这种划分是相对的,对认识不同群落的性质和区分植被类型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但有些植物可能同时适应两种以上的主导生态因素,此时可用复合生态类群描述,如寒旱生植物,盐旱生植物,盐中生植物,阳性中生植物,阴性中生植物等等。2100433B
研究植物之间和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支学科,依其对象的组织水平又分为个体生态、种群生态、群体生态和生态系统4个部分。中国在2000年前已经有了植物生态学的萌芽。近代植物生态学综合应用了现代化学、物理、数学、系统工程、计算机科学等的新成就、新技术、新方法,从定性到定量,从描述到实验研究,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植物生态学包括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学四大部分。研究植物生态学的目的在于阐明外界条件对植物形态结构、生理活动、化学成分、遗传特性和地理分布的影响;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和改造作用。为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服务。植物生态学也是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之一。
植物生态学 plant ecology 以植物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C.Schrter(1902)根据研究对象,曾经区分为植物个体形态学(plant autoecology)、群落生态学(synecology)、植物生态地理学等。个体生态学以前是从目的论适应为中心的花生态学出发,然而现在的主流是从野外生理学发展起来的实验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是以群落的分类以至形态(J.Braun-Blanquet,1928)或演替现象(F.E.Clements,1916及其他)为研究中心。最初,两者之间几乎毫无关系,但是直至最近,根据与群落结构有关的生理及物质代谢的研究,两者已趋向于结合。植物社会学与群落学大体作为同义使用。A.F.W.Sehimper(1898),随后J.E.B.Warming(1918)所建立的植物生态地理学(ecological plant geography)主要是以研究群落的分布、环境条件与分布之关系等为对象,因而具有群落生态学各论的性质。植物生态学与农学有着密切的关系。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