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热门搜索

首页 > 百科 > 园林百科

竹叶青冈生长环境

竹叶青冈生长环境

生于干燥环境时植株矮小。在海南热带山地阔叶林中是常见树种。 生于海拔500-2 200米的山地密林中,伴生树种有陆均松、苦梓、油楠、大叶白颜树及海南阿丁枫等。

查看详情

竹叶青冈造价信息

  • 市场价
  • 信息价
  • 询价

青冈

  • 品种:青冈栎;高度H(m):0.2;繁殖方式:籽播;生长年限:2年;
  • 云湖
  • 9%
  • 宜兴市小岭苗圃专业合作社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青冈

  • 品种:青冈栎;胸径/米径Φ(cm):6
  • 荣齐
  • 9%
  • 肥西荣齐苗圃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青冈

  • 品种:青冈栎;胸径/米径Φ(cm):10;
  • 荆州园林
  • 9%
  • 九江县荆州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青冈

  • 品种:青冈栎;胸径/米径Φ(cm):6
  • 新起点
  • 9%
  • 肥西新起点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青冈

  • 品种:青冈栎;胸径/米径Φ(cm):6
  • 恒达园林
  • 9%
  • 六安恒达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 2022-12-06
查看价格

翻白

  • 【米径】9,自然高450-500,枝下高100-150,冠幅150-200,土球直径60,地苗
  •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翻白

  • 【米径】11,自然高450-500,枝下高100-150,冠幅150-200,土球直径70,地苗
  •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翻白

  • 【米径】13,自然高450-500,枝下高100-150,冠幅150-200,土球直径80,地苗
  •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翻白

  • 【米径】15,自然高500-600,枝下高150-200,冠幅200-250,土球直径100,地苗
  • 深圳市2022年9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翻白

  • 【米径】9,自然高450-500,枝下高100-150,冠幅150-200,土球直径60,地苗
  • 深圳市2022年6月信息价
  • 建筑工程
查看价格

竹叶楠木

  • 12542
  • 3株
  • 1
  • 竹叶楠木
  • 高档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5-08-10
查看价格

竹叶

  • 胸径10cm以上
  • 1株
  • 1
  • 普通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2-12-20
查看价格

竹叶

  • 胸径7-8cm,苗高3.0-3.5米,冠幅1.5-1.8米
  • 31株
  • 3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19-01-15
查看价格

竹叶

  • 胸径6-7cm,冠幅80cm,高度250cm
  • 401株
  • 1
  • 不含税费 | 不含运费
  • 2016-03-18
查看价格

竹叶

  • /
  • 1m²
  • 1
  • 中档
  • 不含税费 | 含运费
  • 2020-05-20
查看价格

竹叶青冈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黑色,平滑。

小枝幼时被灰褐色丝质长柔毛,后渐脱落。

叶片薄革质,集生于枝顶,窄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11厘米,宽0.5-1.8厘米,顶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顶部有1-2对不明显钝齿,中脉在叶面微凸起或平坦,侧脉每边7-14条,不甚明显,叶背带粉白色,无毛或基部有残存长柔毛;叶柄长2-5毫米,无毛。

雄花序长1.5-5厘米;雌花序长0.5-1厘米,着生花2至数朵,花序轴幼时被黄色绒毛,花柱3-4,长约1毫米。果序长5-10毫米,通常有果1个。

壳斗盘形或杯形,包着坚果基部,直径1.3-1.5 (-1.8) 厘米,高0.5-1厘米,内壁有棕色绒毛,外壁被灰棕色短绒毛;小苞片合生成4-6条同心环带,环带全缘或有三角形裂齿。

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直径1-1.6厘米,高1.5-2.5厘米,初被微柔毛,后渐脱落,柱座明显;果脐微凸起,直径5-7毫米。

花期2-3月,果期翌年8-11月。

查看详情

竹叶青冈分布范围

产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

越南也有分布。

查看详情

竹叶青冈生长环境常见问题

查看详情

竹叶青冈生长环境文献

尖叶青冈在中国香港及广东的新分布记录(英文) 尖叶青冈在中国香港及广东的新分布记录(英文)

尖叶青冈在中国香港及广东的新分布记录(英文)

格式:pdf

大小:754KB

页数: 4页

基于对中国主要标本馆的青冈亚属标本的全面整理,该研究证实尖叶青冈(Quercus acuta Thunberg)在中国香港及广东省有分布,并且本文对尖叶青冈及其近缘种鉴别特征进行了讨论和界定。

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生长环境研究 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生长环境研究

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生长环境研究

格式:pdf

大小:754KB

页数: 未知

通过80块标准地资料,对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生长的立地环境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研究指出:淡竹是一个适应性较强的竹种,赣西北石灰岩地区淡竹的生长环境较差且变化复杂;立地因子对淡竹生长的综合影响非常显著;在众多的立地因子中,坡位、坡形、土层厚度、土壤通气状况、土壤中水解N和全P含量对淡竹生长的影响比较显著。

竹叶青冈栎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黑色,平滑。小枝幼时被灰褐色丝质长柔毛,后渐脱落。叶片薄革质,集生于枝顶,窄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3-11厘米,宽0.5-1.8厘米,顶端钝圆,基部楔形,全缘或顶部有1-2对不明显钝齿,中脉在叶面微凸起或平坦,侧脉每边7-14条,不甚明显,叶背带粉白色,无毛或基部有残存长柔毛;叶柄长2-5毫米,无毛。雄花序长1.5-5厘米;雌花序长0.5-1厘米,着生花2至数朵,花序轴幼时被黄色绒毛,花柱3-4,长约1毫米。果序长5-10毫米,通常有果1个。壳斗盘形或杯形,包着坚果基部,直径1.3-1.5 (-1.8) 厘米,高0.5-1厘米,内壁有棕色绒毛,外壁被灰棕色短绒毛;小苞片合生成4-6条同心环带,环带全缘或有三角形裂齿。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直径1-1.6厘米,高1.5-2.5厘米,初被微柔毛,后渐脱落,柱座明显;果脐微凸起,直径5-7毫米。花期2-3月,果期翌年8-11月。

查看详情

竹叶青冈栎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 产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生于海拔500-2 200米的山地密林中,生于干燥环境时植株矮小。在海南热带山地阔叶林中是常见树种,伴生树种有陆均松、苦梓、油楠、大叶白颜树及海南阿丁枫等。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查看详情

竹叶草变种分类

无芒竹叶草

无芒竹叶草(变种)

野生竹叶草

(植物分类学报)

【种拉丁名】:Oplismenus var.Submuticus

【形态特征】:叶鞘无毛,边缘被纤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8厘米、宽8—14毫米。花序轴粗糙,疏生毛;小穗孪生,长约3毫米;第一颖顶端芒长0.5—1厘米,第二颖顶端无芒。

【产地分布】:产四川、云南;生于林缘湿地。

台湾竹叶草(变种) (植物分类学报)

【种拉丁名】: Oplismenus var.Intermedius

【形态特征】:与原变种区别为:叶片披针形,长9—1

竹叶草(5张)3厘米,宽12—25毫米,小穗长3.5—4毫米;第二颖的芒长达3毫米,第二外稃顶端芒尖至具长约0.5毫米的芒。

【产地分布】:产四川、贵州、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生于草地疏林阴湿处。

中间型竹叶草

中间型竹叶草(变种) (海南植物志)

【种拉丁名】:Oplismenus var.Intermedius

竹叶草

【种别名】:大渡求米草(禾本科图说)

【形态特征】:叶鞘密被疣基硬毛,边缘被纤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5—15毫米,基部斜心形。花序轴及穗轴密被长柔毛和长硬毛;小穗孪生,稀上部者单生,长3—3.5毫米;两颖均具5脉,第一颖具芒长5—10毫米,第一外稃顶端具小尖头,具7—9脉。

【产地分布】:产浙江(南部)、台湾、四川、广东、广西、云南;生于山地、丘陵、疏林下阴湿地。日本也有分布。

大叶竹叶草

中间型竹叶草

大叶竹叶草(变种) (海南植物志)

【种拉丁名】:Oplismenus var.Owatarii

【种别名】:大渡求米草(禾本科图说)

【形态特征】:秆纤细,上升部分高30-80厘米。叶鞘、叶片、花序轴密生长柔毛或疣基毛,叶片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5—30毫米。小穗孪生,长约牛毫米,第一颖的芒长约8毫米,具5脉;第二颖有长约1毫米的芒,具5—7脉;第一外稃顶端具小尖头,具7-9脉。

【产地分布】:产贵州、台湾、广东、云南;生于山地疏林下阴湿处。分布日本、泰国北部。

福建竹叶草

福建竹叶草

福建竹叶草(植物分类学报)

【种拉丁名】:Oplismenus fujianensis

【形态特征】:秆较粗壮,基部平卧地面,节着地生根,上升部分高40—80厘米。叶鞘短于节间或上部者长于节间,密被疣基毛;叶舌膜质,顶端被长约1毫米短纤毛;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尖,基部多少包茎而不对称,两面密被毛。圆锥花序长10—15厘米,主轴及穗轴密被疣基毛;分枝长2—5厘米;小穗孪生(基部偶有3个簇生),较紧密排列于穗轴的一侧,卵状披针形,疏被毛,长2.5—3毫米,第一颖草质,长为小穗的1/2—2/3,顶端芒长2—4毫米,具3—5脉:第二颖顶端具芒长约0.5毫米或具小尖头,具5-7脉;第一小花中性,外稃草质,与小穗等长,具7—9脉,内稃狭小,膜质;第二外稃草质,平滑光亮,边缘内卷,包着同质的内稃;鳞被2,折叠,花柱基分离。花果期7-10月。

【本种提示】:本种与竹叶草O.Compositus(L.)Beauv.近似,所不同者花序分枝上的小穗排列较紧密,小穗较小,颖片具较短的芒或仅有小尖头,以及叶鞘密被疣毛等特征。

【产地分布】:产福建;生于灌丛中阴湿处。

查看详情

相关推荐

立即注册
免费服务热线: 400-888-9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