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特殊符号
选择搜索类型
请输入搜索
种子的形状千奇百怪,有些种子能像降落伞一样飘到地上;有些种子有翅膀;有些种子能粘在动物的皮毛或是人类的衣服上;植物的样子也千姿百态:有些植物会动;有些植物会迎着光转动;有些植物会吃昆虫;有些花早上开放晚上闭合;有些花下雨的时候闭合。种子是怎么长成植物的呢?快来翻开这本书吧。
《种子是如何长成植物的》是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2100433B
《大设计》无所不在。在会议室和战场上;在工厂车间中也在超市货架上;在自家的汽车和厨房中;在广告牌和食品包装上;甚至还出现在电影道具和电脑图标中。然而,设计却并非只是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
本书分为上篇“平面构成”和下篇“色彩构成”两个部分,每一部分的最后章节选编了一些本校历年来学生的优秀作品作为参考,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此外,本书最后部分附有构成运用范例及题型练习,可供自考学生参考。本...
本书从招贴的起源、发展到现代招贴设计的运用,阐述了招贴的分类、功能及设计形式等基本知识。全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招贴设计中。全文内容基础,表述深度恰当,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引领...
《摄影测量学》内容简介
<正>本书主编王双亭,河南理工大学教授,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航空摄影测量专业,主要从事数字摄影测量和遥感信息提取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技术和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发展过程及所面临的问题;第二章介绍了摄影像片的获取原理与技术;第三章介绍了中心
《地下工程测量》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教学、科研经验及工程实践,较系统地介绍了地下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帮助读者提高分析和解决地下工程领域测绘的能力。本修订版在传统测量技术的基础上,新增测绘新技术元素,操作适用性更强,新的地铁工程测量一章更具有针对性。全书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充分反映了地下工程测量最新技术及其应用。
种子植物胚珠器官同源问题是植物演化生物学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也是重建包括化石类群在内的种子植物系统发育的基础。然而,种子植物五大现生类群:苏铁、银杏、松柏、买麻藤和被子植物的胚珠器官形态迥异,如何认识和理解它们的胚珠器官结构的同源性,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难题。而已绝灭的化石类群作为现生类群系统发育关系的“缺失环节”,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
中生代种子蕨是一类已绝灭的种子植物,它们具有类似蕨类的叶片但同时又结有种子,种子被壳斗不完全包被。包括盾籽植物、开通植物和盔籽植物在内的中生代种子蕨和二叠纪的舌羊齿类一起,被认为是了解种子植物系统发育和被子植物起源的关键类群。不同时期它们都曾被当作被子植物的祖先类群或姊妹群,并由此衍生出被子植物心皮如何演化的不同假说。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史恭乐领衔的一个国际合作团队研究了产自蒙古国早白垩世地层的盔籽植物胚珠器官化石,据此提出了盔籽包裹种子的壳斗同源问题的新观点。盔籽植物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在中三叠世和晚三叠世最为繁盛,早白垩世后迅速衰退,最终在新生代早期完全绝灭。进化-发育生物学提出的准雄性理论认为盔籽类最有可能是被子植物的祖先类群。但是,古植物学主流观点认为,盔籽的壳斗是一个叶性器官,种子着生于大孢子叶的背面(远轴面)。而进化-发育生物学研究显示,被子植物的胚珠更有可能着生于外珠被的腹面(近轴面)。
研究团队根据大量处于不同个体发育阶段的化石材料重建了盔籽植物胚珠器官的个体发育。并运用生物切片和同步辐射成像技术重建了胚珠器官的内部构造。蒙古早白垩世的盔籽植物化石 Umkomasia mongolica显示:盔籽的种子三棱状,倒生,着生在一个二歧分叉的生殖枝顶端或近顶端,生殖枝包在苞片的叶腋内。包裹种子的壳斗是一个杂合的结构,包括着生种子的生殖枝和两片叶性的侧翼,三者分别覆盖于三棱状种子的三个侧面。一方面,盔籽生殖枝的二歧分叉结构和维管束解剖构造和现生银杏非常相似;另一方面,倒生的种子和由生殖枝和侧翼构成的壳斗类似于原始被子植物类群具有双层珠被的胚珠。所以,盔籽的生殖枝很有可能和银杏的珠柄同源;壳斗很有可能和被子植物的外珠被同源,而包裹生殖枝的苞片和被子植物的心皮很有可能是同源器官。
分子谱系学重建的种子植物系统发育认为所有现生的裸子植物是一个单系类群,这一单系群和被子植物构成姊妹群。如果被子植物和现生裸子植物组成的单系类群是姊妹群,系统发育树上,绝灭的盔籽植物的分异点很有可能在被子植物和现生裸子植物分歧点的附近。
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植物学期刊 New Phytologist,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论文相关信息:Shi G., Leslie A.B., Herendeen P.S., Herrera F., Ichinnorov N., Takahashi M., Knopf P., Crane P.R., 2016. Early Cretaceous Umkomasia from Mongolia: Implication for homology of corystosperm cupules. New Phytologist 210: 1418-1429.
Umkomasia mongolica 壳斗个体发育
Umkomasia mongolica 胚珠器官,绿色示叶性器官,蓝色示枝性器官
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研究种子植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生态、生理、生化、遗传、分布和经济利用等的学科。
内容简介
《种子植物分类学》第一版是根据1980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并做了适当修改补充后写成的,于1985年问世。2008年重新修订补充。
《种子植物分类学》主要内容有植物分类学的基本原理、方法以及发展动态的简要介绍。裸子植物内容主要根据《中国植物志》第七卷编写,本次修订增加了罗汉松目、三尖杉目和红豆杉目。被子植物系统仍采用英国哈钦松系统(1959,1973),并适当做了调整,同时简单介绍了前苏联塔赫他间系统(1980)、美国克朗奎斯特系统(1981)以及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吴征镒等的八纲系统(2003)、美国Thorne的系统(2003)、我国张宏达的系统(2004)等,以资比较。书中收入的植物以北方植物为主,并适当加入少量的南方植物。另外还在页旁注增加学习提示,利于学习和参考。全书有插图300多幅。植物拉丁名称除少数以外,悉根据《中国植物志》(中文版第一版)核对校正。书后附录Ⅰ收入各家被子植物系统表,以供参考。附录Ⅱ为被子植物分科检索表。附录Ⅲ中新增加民国时期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出版的植物学和植物分类学的高校教科书,以资比较。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