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楼林立,商业中心区域的建筑楼宇更是密不透风,夏季行走在如屏风的大厦之间,感觉特别闷热。然而,城市高温和城市内的建筑高度、布局,甚至用料都息息相关。有学者表示,建筑过高或布局过密会产生通风问题,令气温骤升,因此在目前建筑密度已达到一定规模的地区,应尽量避免再“插针”兴建楼宇,可转而开发新界等地区未能善用的土地,但必须同时审慎考虑土地的承载能力。
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授吴融恩指出,香港产生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与本地的土地用途以及建筑特点密不可分。他说,近年香港土地供应不足,部分“休憩用地”和“绿化地带”等非住宅用地转为住宅用地,变相植被面积减少,导致蒸腾作用降低,由于热量无法被带走,人体便会感觉到热。
钢筋水泥储存热量
他续称,本港建筑物多採用钢筋水泥铸造,在日间这些物料会大量储存热量,并释放出来,令附近的气温升高。此外,香港有众多高耸和密集的建筑物,由于地面辐射受限,无法散热,从而加重热岛效应。
在基层市民聚集的深水?等地区,夏季室外及室内温度皆居高不下。吴融恩解释说:“深水?原本临海,海风可吹进陆地,带来冷空气,有助降低市区气温。但自从西九龙填海后,海风对该地的降温作用就有所减弱。”他补充指,随?更多成片高密度高楼在西九龙拔地而起,海风更加难以吹入深水?,进一步导致气温升高。
吴融恩认为,在2003年SARS后,社会公众对于居住质素和环境保护的诉求重新被唤醒,政府亦非常关注环境问题,并推出一系列可缔造优质及可持续建筑环境的措施(SBD Guidelines),其中包括楼宇间距、空气流通评估标准等。不过,他强调,目前社会关注点已转移到至房屋供应、如何应对城市人口增长等问题,而逐渐忽视了城市高温这一多年来城市化发展方式种下来的恶果,“若将现有生活模式和高密度楼宇规划持续下去,下一代将深受其害。”
吴融恩指,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一些西方国家会增加绿地,甚至设立禁止建筑区域(no-build zone),但地少人多的香港难以完全效法。根据香港的实际情况,他建议,停止增加市区楼宇密度,尽量避免再“插针”兴建公屋和私人楼宇;他又支持开发新界未能善用的土地,但必须同时考虑土地的承载能力,严格评估地积比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