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江三宅总建筑师 兼藤真一
Q:日本的商业设计理念令很多人叹为观止,请问您在设计过程中,觉得中国的商业参照日本而言需要学习哪些?中国商业综合体和单体建筑的设计未来的发展应注意哪些方面?
兼藤真一:商业建筑,我们首先考虑的是人流的动线,将人作为商业中最重要的部分。
首先在动线计划中,我们遵循环形动线手法,我们的设计中不允许出现死路、回头路。
在中国考察的商业项目中,发现了较普遍的一个现象是,工作人员与游客的人流交叉。而我们的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游客空间和后勤工作人员空间应完全隔离开设计。这是最主要的差别。
另外,日本在商业方面的最新动向是,一层人流最多的地方,比如朝向主要街道入口处。我们设想把一楼的连接店铺做成半开放或者是全开放的场所,这等于说一楼的顾客享受购物、娱乐,让建筑之外的人有兴趣走入进来共享空间。
再有就是连接地铁出入口的商业设施。中国地铁出入口和商业目前是分开的,这导致地铁连接口比较单调,照明跟不上。日本在此方面的设计尽量让二者结合在了一起。目前可以达到地铁出来直接进入商场的一个效果,如将过道(目前不太被利用的空间)融入到商业里面。
Q:入江三宅作为一家新的入华企业,目前在国内主要考察了哪几个省市?目前来看事务所业务包含了很多业态类型,目前在中国,主要进驻领域是哪些?
兼藤真一:首先,由于2020年的东京奥运会,日本整体大规模的开发,属于建造高潮期。为了迎合奥运会,所有工期都提前了,预计2020年之后,日本国内总建筑的动工量将下降。考虑到有此倾向,我们在中国市场将做一个长远的规划。
我们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和一些酒店、商业设施的建造,受到了中国业界欢迎。最近几年,我们和其他建筑事务所有良好合作,我们将会对在中国的发展做一个长远计划。
Q:中国住宅方面有很多建筑形态的,现了各种风格,作为入江三宅事务所的总建筑师,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您会为中国建筑风格带来哪些新鲜血液?有哪些独特见解?
兼藤真一:我在北京和上海住过很长一段时间。住宅的各种各样风格都是基于居住者本身的成长环境和价值观,他能否接受和喜欢的过程。各种风格其实没有好坏之分,衡量的标准往往应该是建筑给居住者带来的感受,比如:是否便利。
中国的住宅,门开启进入的就是一个很大的起居空间,我们成为厅。
日本由于人均居住面积不是很高,门开启进入的是一个走道。这方面中国做的很不错。
日本住宅里厅的空间是放在最外面的地方,这造成了中国和日本在设计出发点完全不同。比如中国住宅中的厅是在中间,日本是放在边上。日本的转角部分是人气最高。把中国的转角房间设计成厅却不怎么被接受。我曾经问过销售为什么?他们说是墙面浸水。另外,中国高层中的顶层由于屋顶的防渗漏做的不好,很少有人愿意要。但是,在日本那个位置是卖的最好。
日本住宅外立面的风格也有欧式和日式。这主要根据开发商针对楼盘的价格和购买人群的层次做的定位。
日本主流的风格还是偏现代、摩登的设计。为什么这样呢?首先,日本作为东方文化的继承者身份,不愿意接受也很难理解欧洲的风格。我们认为做东方文化的一部分,应该根据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去考虑到底是欧风、日风、还是中风。我们不盲目的追求华丽,毕竟欧洲的建筑风格不是我们成长中的一部分。如果一味仿造,那只是拷贝。
Q:对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作品,贵司秉持怎样的设计理念,以及上海环球中心项目中,体现了贵司哪些方面的实力?
兼藤真一:首先想和大家介绍一下环球金融中心建造前的一些背景。
为什么业主会邀请我们来参加这个项目?在环球金融中心设计前,我们公司做了六本木的项目,这也是我们认为比较好的一个城市综合体项目。业主希望能够在上海这一国际化地区建造一个最高的、不单单是办公设施的复合型设施。所以,在环球金融中心设计中,我们把高层的观光设施、酒店、办公楼、大型会务中心、购物这些机能融入到其中。后来我们发现其商业部分比较稀缺,造成楼内办公人员的吃饭问题难以解决,所以现在又在旁边的绿地部分造一个二期工程,纯商业中心的,来支撑解决环球金融中心的商业问题。
因为是要造一座当时而言的最高楼,所以,我们最初的基本设计是把观光、展望技能放在了首位。
其实,这个建筑在第一次设计时,并没有打算将它造成中国最高楼。但由于金融风暴该项目中止了几年。期间,台北的101大厦的发表,促进了业主的决心,决定要把它建的超过台北101大厦。计划将它造成当时中国的第一高。另外,在外观设计方面,我们最开始是将顶部设计为圆形,原计划是一个摩天轮。但设计公开时遭到了中国国内的反对。
经历了这些过程,最终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金融中心。
Q:最近贵司是否有即将竣工,或正在做的项目?日本在养老设施方面做的一直都很好,看到贵司在此方面也有作品,想请您介绍一下。
兼藤真一:我们最早进入中国的大型项目是环球金融中心,随后是一些中小型的建筑。比如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这些项目可能不太被中国朋友所认知。目前正在参加的项目有国际性开发的大学校区(建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三亚酒店综合的开发。
第二个问题,日本20年前有一个养老扶持的政策。类似于民间公司建造一个养老设施,国家给予补助。目前日本国内养老设施的大环境也是如此。我们公司在这20年中也有参加设计整个过程的养老建筑。比如:普通的几千元即可入住的养老设施,高级的需缴纳几百万入会费的养老设施。
目前,中国的养老设施,由于开发商的母体是不动产公司,通常是把硬件造的非常好,非常漂亮,包括老人的无障碍设施。但是,日本是以医疗设施为出发点,所体现出的更多是软件方面的关怀。比如医护人员是否专业、医疗设备是否完善。这可能是中日对养老设施方面最大的区别。
在日本做设计时,由于业主是医疗方面的专家,整个设计过程中更注重如何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到最高,老人在使用过程中是否安全做为出发点。目前,我们在中国养老建筑设计中,也尽可能的帮助业主、开发商提供像日本这样的方案,帮助业主从观念上改变对养老建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