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还在咀嚼着“年终奖”及微信红包带来的欢欣时,用工问题一开春便让企业心头一紧,招工信息大面积扑来,新一轮“用工荒”又照例成为各行各业最关切的话题,而劳动密集型的LED、照明行业也不例外。
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企业生存最核心的资源,所谓“兴在用人,亡也在用人”,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成败。那么,“用工荒”折射了行业的哪些问题?又如何化解这一难题?笔者与业内企业共同探讨。
“用工荒”成照明业新常态
农历正月已经快进入尾声,作为制造业大省的广东省,尤其是服装、电子行业重镇,记者看到遍地招工的景象似乎比往年更加普遍,手持招工牌的路边招聘比比皆是。据介绍,经历去年一年的制造业寒冬,开年后企业员工返岗率下滑更加严重。
再看照明行业,在2015年开年之初,南方都市报的一篇《2015年,佛山的照明企业“招工”严峻》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东莞也传来5000月薪都无法招到人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这是否反映了整个照明业正处于“用工荒”的困境中?
探访:一线普工用工难
在“中国灯饰之都”中山古镇,工厂都普遍已经开工,年前的跑路潮对此似乎并未有多少影响,但是在一些厂区门口,记者发现贴有很多招工信息,甚至有企业还推出“老乡带老乡”的招工奖励计划。据观察所得,目前照明行业招工岗位主要集中在打样员、焊接技工等等一线基础操作工种。
“工厂本来共需要30多个工人的岗位,但是除去年后未返岗的和离职的,目前缺口还有10多人。”古镇一家灯饰厂老板无奈说道,虽然可以再重新招聘,但是熟练工人的招聘和人才培养所耗费的人力金钱成本本身就已经对公司造成很大的压力。
但是深圳市晟碟绿色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亨由则表示,他们是做驱动IC设计方案的公司,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中高端技术人员,所以员工队伍比较稳定,也没出现难招人的情况。
LED行业招工难也普遍集中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大量人工来解决生产的问题,制造产品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固定的产线模式,固定的活动轨迹,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下,员工流动性必然很大,越是做得大的企业,流失率越高。
现状:企业之间用工问题反差大
“随着LED行业的洗牌,大量的灯具企业从业人员尤其是一线操作普工转行,或者寻找新东家,在人才市场和招聘网观望或者等待,这样求职方和招聘方都面临尴尬,”宁波美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吴超认为,这些一线操作工人的需求是现阶段企业“用工荒”最集中的地方,企业需求量大,但是目前看来这方面处于“工方市场”,随着产业的发展,这种问题可能会越来越突出。
与此同时,“高素质有经验”的人才也面临缺乏困境,“例如LED生产荧光粉0.0001G的误差将导致批量性问题,灯具装配打螺丝用力一点点就有可能导致灯具外观的不合格,这样对经验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工作岗位,其他普工很难适应”,LED灯具一线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LED灯具工程师等等岗位也就面临用工尴尬的状态了。
纵观LED各产业链端,下游的灯饰制造企业对这类现象感受尤为突出,不仅招工难,而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员工流失率,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形成恶性循环。用工企业一方面面临“用工荒”,另一方面,新员工的培养和带来的更大的人力成本都对企业造成很大压力。
相对这类制造企业而言,处于中上游的技术型企业则很少面对“用工荒”的境地,都表示企业的员工流失率保持在可控范围内。“这类企业一般规模大,对员工的薪资待遇需求都会满足,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也强”,晟碟集成陈亨由认为,产品性价比高、竞争力强、经营状况好的企业对人力成本的承受能力较强,企业文化也会让员工有认同感,企业用工问题不会很大。
用工荒,一个时代的缩影
“荒情”四起的用人情况引发了照明业界人士对行业人才流动的思考。宁波美亚吴超表示,LED照明行业的用工荒折射出的是一个广泛的社会问题,而不是某一个行业问题。
市场作用:经济结构调整缩影
从2014年一系列宏观指标看,经济整体下行的压力贯穿全年,很多指标创下近年来最差表现。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经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快速增长之后,已经正式告别高速增长,进入到“常态增长”阶段。阶段性的转变同时引起国内市场经济结构甚至格局的变化,而以市场为基准的劳动力随之调整。
“‘用工荒’其实是工业化进程中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是国内经济结构变化及转型升级的体现。”深圳市晟碟绿色集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亨由表示,“用工荒”实属一个正常的市场现象。市场有一个“无形”的调控力在平衡这些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最终会走向一个合理的平衡点。
内地崛起:创业政策“诱惑”大
劳动力地域转移正是近两年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表现之一。近年来内地发展迅猛,中西部地区已经承接了大量来自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一方面,这主要源于国家对内地发展政策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如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徐守盛在会议上发言,他建议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粮食生产、创新创业、民生改善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对中部地区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的精准度。
中部地区做好各种迎接产业转移招商政策,出台贴息贷款、创业见习、孵化基地等一系列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以吸引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促进当地就业。
另一方面,沿海地带消费逐渐提高,工人薪资也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收支不平”,而内地生活成本远远低于沿海地带,面对内地的各种招商优惠政策的“诱惑”,这部分企业实行将产业向内地转移,带走了一部分的务工人员。这种情况从根本上讲,就是缘于产业转移带来了巨大的劳动力就业市场,这样的市场效应很自然地驱动劳动力的地域转移,给珠三角地区带来空前的“用工荒”。
上海稳润光电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这是国内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信号,内地发展迅速,工资水平也能与沿海媲美,导致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再外出打工。这种“用工荒”与某个行业没有具体关系,应该与国内大环境有关。
“随着电商的兴起,使就业形势发生了变化,也催生了很大一批自主创业的年轻人,务工人员不再选择制造业。”万润科技人力总监黄钢表示。
行业洗牌:接二连三的倒闭潮
近期,微信圈里疯传的“日本马桶盖”遭疯抢的事件,给中国的制造业敲响了警钟:制造业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立企之本,正在遭遇重大危机。这是一个系统性危机,一方面土地、劳动力等成本优势渐渐消失;另一方面政策红利也难以持续,再加上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之一时间难以打开的局面,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下滑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最低点,进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作为制造业的照明业也同样面临此境地。据不完全统计,就“灯都古镇”而言,LED企业大大小小就有近二万有余家。其主要原因是LED行业尤其是下游灯具灯饰行业进入门槛低,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从2011年开始便洗牌不断。在过去的2014年“倒闭潮”的接连不断,众多一线工人讨薪无门,导致大量的灯具企业从业人员转行,或者寻找新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