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混凝土轨枕裂缝的力学因素的分析

2015/03/242508 作者:佚名
导读:混凝土轨枕所受弯矩的大小不仅与枕上动压力有关,而且与枕下道碴支承状态有关。原先设计规定铺设和养护时应使轨枕中间部分掏空400rnm,掏空部分道碴顶面应低于枕底30mm,避免负弯

混凝土轨枕所受弯矩的大小不仅与枕上动压力有关,而且与枕下道碴支承状态有关。原先设计规定铺设和养护时应使轨枕中间部分掏空400rnm,掏空部分道碴顶面应低于枕底30mm,避免负弯矩过大而产生枕中上部横裂。近年来要求中间不掏空,即中间应垫满浮碴。设计时假设中间部分的支承反力应为轨下部分的3/4(掏空时为0)。与一般的预应力混凝土制品不同的是轨枕的支承状态随着列车的运行及养护维修条件而不断变化,一旦当支承状态与枕上垂直动压力力联合作用引起的弯矩超过设计限值时,则轨枕的相应部分就会产生的裂缝。此外当预加应力偏大而脱模时混凝土强度又不足时,轨枕端部就会产生的纵向裂缝;列车运行时对钢轨的水平和纵向作用力和螺旋道钉引起的上拔力又会使轨枕螺栓道钉孔周围产生的纵向裂缝和横向裂缝。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横向裂缝(轨下正弯矩和枕中正、负弯矩)在计算和试验方面均已有诸多研究,而纵向裂缝的计算及试验却很少涉及。在此,仅对端部纵向裂缝(或称水平裂缝)作一分析:

根据清华大学研究,先张法高强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梁,当预应力值较高时,沿梁高离开预应力筋一段距离,靠近中和轴附近,在梁端面上出现拉应力6Y,常引起端头裂缝。

通过20余根梁的模拟试验,建立了端面最大拉应力计算公式:6Ymax=k6 o式中:6 o一梁端横截面上平均压应力:6 o=N/A (A为梁端横截面积,N为混凝土预压力);

k一应力系数,其变化规律可近似表达为:

k=1/{18(e/h)2十0.25}式中:e一集中力距底边的距离;h一为端部梁高;

裂缝发生的位置C(裂缝与梁底面的距离):√eh梁的抗裂性验算必须满足下式要求:6Ymax≤rf t式中:f t一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r一塑性系数(一般取1.7)

将以上研究结果用来验算预应力混凝土轨枕的端部拉应力。

由表1可见,预应力引起的轨枕端面最大水平拉应力6Ymax约为混凝土设计抗拉强度的75~90%,并为考虑塑性变形后的混凝土抗拉强度的50%,仅此单一因素,轨枕单面是不会产生纵向裂缝的。但当混凝土放张强度不足、温差、干缩、碱集料反应等因素附加作用时,则易造成6Ymax≤ft (物理化学作用时塑性变形不起作用),从而引起纵向裂缝。此外,螺旋道钉上拔力较大时,与预加应力叠加,则容易造成钉孔纵裂。

文章来源:造价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