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电机设计理论与实践前言

2018/06/19174 作者:佚名
导读: 电机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内电机与电器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但已往的电机设计教材,更多的是侧重于对设计理论的论述。应该承认,电机设计理论的学习是重要的,其对于电机设计的实践有着理论指导上的重要意义,是推导电机设计中各种参数和物理量计算公式的理论基础。然而,电机的工作原理原本是建立在电磁场理论基础之上的,由于其结构上的复杂性,使得电机内电磁场的边界条件非常复杂,致使在进行其理论

电机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领域内电机与电器专业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但已往的电机设计教材,更多的是侧重于对设计理论的论述。

应该承认,电机设计理论的学习是重要的,其对于电机设计的实践有着理论指导上的重要意义,是推导电机设计中各种参数和物理量计算公式的理论基础。

然而,电机的工作原理原本是建立在电磁场理论基础之上的,由于其结构上的复杂性,使得电机内电磁场的边界条件非常复杂,致使在进行其理论分析时,往往不得不作大量的近似和假设。这样一来,根据电机设计理论所得的分析计算结果,往往是近似的、象征性的、很不准确的。

因而,在电机设计的工程实践中,人们以设计理论分析为出发点,运用了大量经验的、近似的、简化的、类比的和旁推的方法,得出了各种在电机设计实践中行之有效的计算办法,进而形成了一整套程式化的计算公式,这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电机设计程序。所以,人们的电机设计实践,实际上就是凭着设计上的工程实际经验,跟随着电机设计程序中的一系列有序的计算公式,进行着一连串的初等数学的运算。

由此可见,电机设计这门课程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如若在电机设计的大学教学中仍然沿袭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电机设计课程的课堂上讲授的还是大量的设计理论,教材中还是充斥着大量的理论分析内容,而学生们对那些实用的电机设计程序却一无所知(传统的电机设计教材确实对此只字未提),显然既不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也不能满足工程实际需要。

什么样的电机设计教材,既能满足设计理论分析上的需要,又具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呢?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书正是出自上述考虑,为推出一本崭新的电机设计教材所做的一点大胆尝试。

首先, 笔者将电机设计的基本理论大刀阔斧地删繁就简, 将其浓缩成为本书中的第1章--电机设计基础理论,而在传统的教材中,这几乎是该书的全部讲述内容。

其次, 书中汇集了全部的四大类电机,以及各种类型的特种电机的设计内容, 每大类电机自成一章。每一章开宗明义的是该类电机的设计特点, 然后推出这种电机的设计程序,最后是运用该程序, 对某一规格的电机进行设计计算的算例。书中的各类电机设计程序多达几十种,堪称电机设计程序之大全。这样做的结果既大大削减了电机设计课程的教学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电机设计的实际能力。

再次,本书除了加入大量各类电机的设计程序和具体算例外,还在书后附有大量用于电机设计的各类曲线和图表等资料,因此本书又可堪称电机设计资料之大全, 这样便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实用价值。

正因为如此,本书既可以作为电机专业的大学教材,也是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和工具书。

本书由南昌大学戴文进教授和杨莉副教授负责全书的总体构思和后期的统稿工作。戴文进教授撰写了第2章和附录A,杨莉副教授撰写了第1章的1.1节和第5章。此外,南昌大学张景明、肖倩华、陈瑛和徐龙权副教授参加了本书的编著工作。具体撰写内容如下: 张景明副教授撰写了第1章的1.3节和第3章,肖倩华副教授撰写了第1章的1.2节和第4章,陈瑛老师撰写了第1章的1.4节和第6章,徐龙权副教授撰写了附录B~F。此外,戴文进教授的在校研究生林卿生、杨华、王宝福、谢友慧、王凯、陈向杰、赵杰、刘海静、邓志辉和王少夫同学在本书的资料收集、文字录入、图表和曲线的绘制及扫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所有作者虽都长期工作在电机设计的教学第一线,且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有一定体会,但毕竟水平有限,加之本书在结构体系和内容取舍上均作了较大改革,故书中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编著者2013年5月于南昌大学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