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sf6危险性

2018/06/19135 作者:佚名
导读: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各种分解物气体及生成物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不光取决于其毒性的大小,还与吸入到人体内量的大小和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关。作为客观地判断依据,日本将每一种动物物质的允许浓度设定为五级。即: A-- 最低致命浓度; B-- 半致命浓度( 50% 为死亡浓度); C-- 短时间停留极限,通常为 15min ; D-- 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浓度; E-- 为每天 8h ,一周 40h 的正常劳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各种分解物气体及生成物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不光取决于其毒性的大小,还与吸入到人体内量的大小和每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关。作为客观地判断依据,日本将每一种动物物质的允许浓度设定为五级。即: A-- 最低致命浓度; B-- 半致命浓度( 50% 为死亡浓度); C-- 短时间停留极限,通常为 15min ; D-- 出现毒性反应的最低浓度; E-- 为每天 8h ,一周 40h 的正常劳动时间,大多数人在此浓度下工作,均不会对健康有不良影响。

早在 1979 年,上海第一医学院和上海市化工局职业病防治研究所就对长期从事或接触 六氟化硫(SF6) 气体的人群进行了调查及动物试验。

在对生产和使用 六氟化硫(SF6) 气体的两家企业的工人进行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中,对年龄、性别、劳动强度、专业工龄、是否吸烟等相近的工人,进行分组对照、比较,对工人们的健康情况未发现有明显的损害。但从统计的症状发生率来看,表现出乏力、记忆力差、咽痛、胸闷的人数较多。

在对动物(雌性大、小鼠)进行分组急性静式染毒试验、亚急性静式染毒试验中,分别将白鼠放在不同浓度的 六氟化硫(SF6) 新气体或(与电弧接触过的)开断气的气体分组箱里。其结果是急性静式染毒试验未发现异常,而亚急性静式染毒试验则发现一只大鼠的肺毛细血管在电子显微镜下有轻度亚微结构改变。是否就是由 六氟化硫(SF6) 气体引起的,因试验的动物数量有限,还难以定论。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能透过太阳短波辐射,使地球表面升温。同时阻挡地球表面向宇宙空间发射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由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这一作用与 " 温室 " 的作用类似,故称之为 " 温室效应 " ,二氧化碳等气体被称为 " 温室气体 " 。发现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六种,它们是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合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这当中氟化物就有三种。其中 CO2 对温室效应影响最大,占 60% ,而 六氟化硫(SF6) 气体的影响仅占 0.1% ,但 六氟化硫(SF6) 气体分子对温室效应具有潜在的危害,这是因为 六氟化硫(SF6) 气体一个分子对温室效应的影响为 CO2 分子的 25000 倍,同时,排放在大气中的 六氟化硫(SF6) 气体寿命特长,约 3400 年。现今,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 CO2 气体约 210 亿,而每年排放到大气中的 六氟化硫(SF6) 气体相当于 1.25 亿 t CO2 气体。

全球每年生产的大约 8500t 六氟化硫(SF6) 气体中,约有一半以上用于电力工业。而在电力工业中,高压开关设备约占用气量的 80% 以上。其中中压开关的用气量约占1/10 ;主要是用在 126 ~ 252kV 的高压、 330 ~ 800kV 的超高压领域,特别是 126kV ~ 252kV ~ 550kV 的断路器( GCB )、 六氟化硫(SF6) 封闭组合电器( GIS )、充气柜( C-GIS )、 六氟化硫(SF6) 气体绝缘管道母线( GIL )中。因此,合理、正确的使用管理 六氟化硫(SF6) 气体,减少排放量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健康危害:纯品无毒。但生产的产品中可能混杂有毒的低氟化硫、氟化氢,十氟化二硫。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

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氟化氢。

灭火方法:该品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防护

就人体而言,防护的重点是眼部和呼吸道;其次是人体的皮肤,至此,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防护用品及装备。 呼吸系统是生命存活的三大要素之首,必须首先考虑。由于泄漏污染区可能有多种有毒气体的存在。若采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因其是负压式,防护安全系数较低,人吸气时带入毒气的可能性较大,对于有多种毒气存在,毒性较大且其浓度不确定的场所,选用过滤式面具是不合适的。采用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可以完全隔绝毒气,不考虑毒气种类的多少、浓度的高低,所以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是首选的防护产品。但在选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品种时,应考虑毒气是否直接致人死亡这一因素,以便正确选用。 当出现有毒气体泄漏后,现场人员应就近采用防护器具--如逃生器,并迅速撤离泄漏污染源,中毒人员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采用氧气复苏仪或人工呼吸就地抢救;应急处理人员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穿戴相应的防护服和手套后进入事故区,对现场通风对流,稀释扩散。进入高浓度区域作业,必须有人监护。

运输信息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需经生物试验证明合格,根据合格证托运。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氧化剂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2.2 类不燃气体;车间空气中六氟化硫卫生标准(GB 8777-88),规定了车间空气中该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及检测方法。

环境影响

虽然六氟化硫本身对人体无毒、无害,但它却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其单分子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2万倍,是《京都议定书》中被禁止排放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

根据IPCC提出的诸多温室气体的GWP(全球变暖潜能)指标,六氟化硫的GWP值最大,500年的GWP值为32400,且由于六氟化硫高度的化学稳定性,其在大气中存留时间可长达3200年。

当今世界六氟化硫的排放量极少,对温室效应的贡献相比于二氧化碳而言完全可以忽略;但出于长久的环保和安全考虑,如何合理、正确的回收净化六氟化硫气体,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