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上海二轻工业志工具五金篇

2018/06/19228 作者:佚名
导读: 概述 上海二轻(手工业)系统工具五金品种众多,包括传统的匠作工具、近代机械工业兴起后使用的随机工具和以电力为动力具有不同功能的现代工具等3个大类。此外,还有少量五六十年代由机械工业部门下放的非标扳牙、丝锥和铣刀等拾遗补缺的产品。上海传统的铁制匠作工具是从邻近州县传入的。鸦片战争前后,上海已出现专门制造匠作工具的铁铺。清咸丰七年(1857年),苏州香山人李洪全在上海老学前街(现名学院路)开设李

概述

上海二轻(手工业)系统工具五金品种众多,包括传统的匠作工具、近代机械工业兴起后使用的随机工具和以电力为动力具有不同功能的现代工具等3个大类。此外,还有少量五六十年代由机械工业部门下放的非标扳牙、丝锥和铣刀等拾遗补缺的产品。

上海传统的铁制匠作工具是从邻近州县传入的。鸦片战争前后,上海已出现专门制造匠作工具的铁铺。清咸丰七年(1857年),苏州香山人李洪全在上海老学前街(现名学院路)开设李洪兴铁铺,专门制作匠作工具。之后苏州香山人纷纷来上海开设铁铺。逐渐形成"香山帮"、"无锡帮",开设的铁铺则都在闸北、虹口和南市一带。当时上海开始有了钳子、扳手和旋凿等舶来品工具。随后又源源不断进入上海市场。20世纪初,国人为挽回利权,振兴实业,开始设厂生产这类工具。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由叶澄衷开办的可炽煤铁号和祝兰舫开办的源昌煤铁号制作木工锯条;次年张万兴铁铺生产木工锤和木工刨刀;清光绪三十年,陆源盛等9家铁铺除制作锉刀外还承接进口钢锉的修理;罗兴泰、罗鸿泰2家钻石号从修理进口玻璃刀中学会生产划玻璃刀技术。但由于旧中国机器工业落后,舶来工具大量倾销,工具五金行业的发展一直很缓慢,到抗日战争前夕,上海仅有百余家五金铁铺和小工场,用人工锻打榔头、锉刀、木工刨刀、木工钻和台虎钳等5种产品,其中台虎钳生产厂家从业人员有200余人,年产量不到1万台。

抗日战争期间,敌伪严格控制各种金属原材料,上海的工具厂纷纷倒闭。抗日战争胜利后,这个行业有一个短暂的复苏期,除老厂恢复生产外,还有一些新厂开业,并推出了一批新产品,有祥协记五金厂生产的钢丝钳和建华机械工具厂生产的活络扳手、管子钳等等。嗣后,由于美英等国大量倾销其产品,使工具五金行业又陷入困境。

建国后,上海工具五金的产销形势很好。1950~1955年,钳扳类工具开发9种新产品,其中过去一直依靠进口的钢锯条由上海三山机械厂研制成功,并投入批量生产;钻具、锉刀和刨刀的生产发展也较快,钻具产量从1949年的1.4万把提高到1955年的4.5万把,锉刀生产厂从1949年初的51家发展到1953年的120家,从业人员900人,年产170万支;金刚石裁划工具和丝锥、扳牙、铣刀的发展也很显著。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中,上海五金行业的个体手工业者14629人,组成263家合作社(组),并筹建了上海市五金生产合作社联合社(简称五金联社)。与此同时,一些生产工具产品的私营企业进行公私合营,两者分属于手工业和重工业两个局管理。当时五金联社所属企业产品很杂,除了手工工具外,还包括机器零件、冶炼和一般金属日用品。

1957年,五金联社归口上海市轻工业局,并入新建的上海市轻工机械设备工业公司,并将初步组织起来的生产合作社(组)裁并改组为72家工厂,其中生产手工工具的有40家,从业人员5100人,当年工业总产值约1100万元。1962年市手工业局恢复后,原五金联社从上海市轻工业局划归市手工业局,并相应建立上海市工具设备金属制品工业公司,下分9个小行业,除机械、工具外,还包括金属加工、五金、电讯器材、金属冶炼、铁制炊具和灯具等。1966年3月,上海市计划委员会根据行业归口管理的原则决定将19家生产工具五金的全民所有制工厂从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划归市手工业局,并由上海市工具设备金属制品工业公司领导。从此,上海工具五金成为相对集中的行业,共有工厂54家,职工9063人,产品包括钳、扳、锉、锤、锯条和钻类木工工具等10大类100余种品种,年工业总产值14.94万元。

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前的近10年中,上海工具五金行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工具的锻坯、金属切削、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基本摆脱了建国初期的手工操作,实现了机械化和半自动化。1960年在全国同行业中首先采用一次加热模锻成型流水线,工效提高10余倍;金属切削加工开始采用组合机床。工艺技术的发展使产品质量得到稳步提高,工具五金出口品种由1961年的七八种、出口值118万元发展到1966年的15种、出口值772万元。其间,上海工具五金行业还在技术人员和设备方面支援内地发展工具五金生产。

70年代末,作为劳动密集并需一定技术装备的工具五金,在国内外市场上均有发展前途。1979年1月,市手工业局决定将工具设备金属制品工业公司中的灯具、家用电器等不属于工具五金的行业或产品划出,另外成立相应的专业公司,保留下的基本是生产工具五金的工厂,成立上海市工具公司。1982年,上海市工具公司有企业49家,职工17883人,工业总产值22024.5万元,其中出口产值6028.2万元;主要手工工具钳、扳、锉、锤等4大类产品年产量2770万件,1978~1982年为国家创汇8082万美元,占全国工具五金产品同期出口创汇总额的19%。

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工具五金行业为扩大产品门类和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动力工具(电动、气动和液动工具)。1990年底,市二轻局系统生产电动工具28种、液动工具28种、气动工具9种。在扩大产品门类的同时,上海工具公司所属企业重视依靠科技力量发展生产,提高产品质量。1981~1990年,全行业完成技术革新1405项,其中重大革新项目67项,并改进了产品的检测手段,使产品一级品率一般保持在90%以上。到1990年底,全行业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1项,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30项,22种产品获上海市优质产品证书。上海华光工具厂的CZB6302电动泵获1990年日内瓦第十八届新发明与新技术国际展览会金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工具五金生产从原料到产品销售均按国家计划统包统销。随着向市场经济转换,这个行业的产品也逐步面向市场,但步伐较慢,上海工具五金行业1989年产品自销额为销售总额的28.06%,1990年为37.88%,均低于市二轻局系统当年自销额为销售总额平均66.1%的水平。

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1986年12月上海市工具公司作为行政性公司撤销后于1987年7月组建专业性企业集团--上海工具公司(沪工工具集团),集团内各企业在改革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抓紧产品结构调整。到1990年底,有5家厂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4家厂被评为上海市先进企业,1988~1990年全行业开发新产品92种。

建国以来,上海工具五金行业经过多次调整改组相对集中在市二轻局系统的工具公司,部分品种和农垦、郊县工业等部门有些交叉。1990年底,上海生产工具五金的企业共有83家,年工业总产值3.61亿元。上海工具公司所属企业有39家(全民所有制企业21家,集体所有制企业18家),工业总产值218431万元,其中出口产值8511万元;实现税利3410.71万元;职工1491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23人;全公司占地面积24.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24万平方米;共有金属切削设备3657台,锻压设备749台;固定资产原值14135.6万元、是集生产、科研、外贸和教育为一体的工具五金行业的集团公司。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