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功放简介与概要
1.1 功放的重要性
1.1.1 阅读本书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1.1.2 本书内容核心和指向
1.2 功放设计研究的新发现
1.3 音响领域的误信误传
1.4 音响科学与主观主义
1.4.1 音响主观者的立场
1.4.2 音响主观主义形成的简短历史
1.4.3 试听的局限性
1.4.4 音响主观者的原则与信条
1.4.5 声音从录制到重放所经环节
1.4.6 音响主观评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1.4.7 音响主观主义盛行的原因
1.4.8 前景展望
1.4.9 技术上的谬误
1.5 功放的性能需求
1.5.1 安全性
1.5.2 可靠性
1.5.3 输出功率
1.5.4 频率响应
1.5.5 噪声
1.5.6 失真
1.5.7 阻尼系数
1.5.8 绝对相位
1.6 常用英文缩略语
参考文献
2 功放历史、电路结构与负反馈
2.1 功放的简要历史
2.2 功放的电路结构
2.3 三级结构
2.4 功放工作方式
2.4.1 A类
2.4.2 AB类
2.4.3 B类
2.4.4 C类
2.4.5 D类
2.4.6 E类
2.4.7 F类
2.4.8 G类
2.4.9 H类
2.4.10 S类
2.5 改进型B类放大器
2.5.1 误差修正放大器
2.5.2 无开关放大器
2.5.3 电流驱动输出放大器
2.5.4 "布洛姆"(Blomley)放大器
2.5.5 几何平均AB类
2.5.6 嵌套式差动反馈回路
2.6 直流耦合放大器与交流耦合放大器
2.6.1 交流耦合的优点
2.6.2 直流耦合的优点
2.7 功放的负反馈
2.7.1 与负反馈有关的常见错误观点
2.7.2 放大器的稳定性与负反馈
2.7.3 负反馈的最大化
2.7.4 加入负反馈前将线性最大化
参考文献
3 功放的基本原理
3.1 普通功放是如何工作的
3.2 传统功放线路的优点
3.3 功放的8种失真
3.3.1 第1种失真:输入级失真
3.3.2 第2种失真:电压放大级失真
3.3.3 第3种失真:输出级失真
3.3.4 第4种失真:电压放大级负载失真
3.3.5 第5种失真:电源退耦失真
3.3.6 第6种失真:感应失真
3.3.7 第7种失真:负反馈选取点失真
3.3.8 第8种失真:电容失真
3.3.9 未列入的失真
3.4 标准放大器(standard amplifier)的失真性能
3.5 功放的开环线性及其测量
3.6 开环增益的直接测量
3.7 样板放大器(model amplifier)的使用
3.8 无缺陷放大器(Blameless amplifier)概念
参考文献
4 小信号放大级
4.1 输入级的作用
4.2 输入级产生的失真
4.3 输入级使用三极管与场效应管的比较
4.3.1 场效应管输入级的优点
4.3.2 场效应管输入级的缺点
4.4 单管输入级与差分输入级的比较
4.5 单独测量输入级失真
4.6 输入级的直流平衡
4.7 使用镜像电流源负载的好处
4.8 输入级线性的改善
4.9 增强输入级线性的更多方法
4.10 输入级的级联接法
4.11 输入级噪声及其降低方法
4.12 失调与匹配:关乎直流精度问题
4.13 输入级与转换速率
4.14 电压放大级
4.15 单独测量电压放大级失真
4.16 电压放大级的仿真
4.17 电压放大级的失真
4.18 改善电压放大级的线性:有源负载技术
4.19 电压放大级的强化
4.20 电压驱动的重要性
4.21 平衡式电压放大级
4.22 电压放大级与开环带宽的控制
4.23 控制放大器开环带宽的配套措施
4.24 小结
参考文献
5 输出级一
6 输出级二
7 高频补偿、转换速率与稳定性
8 电源与电源抑制能力
9 A类功放
10 G类功放
11 D类功放
12 场效应管输出级
13 热补偿与散热设计
14 直流伺服电路设计
15 功放与扬声器保护
16 接地与实装技术
17 测试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