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到庐山进行地质调查,首次发现了庐山及其星子一带存在着大量冰川沉积物及冰川遗迹地貌,随之对庐山进行了多次深入调查,1934年亲临星子,对当地花岗岩作了详细地质查,并定名为"南康花岗岩"。
江西地质局916大队对星子花岗石资源作了系统勘探,探明地质储量为94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星子县的白鹿镇、东牯山、温泉乡、隘口镇一带。其中储量最大的东牯山,矿源长10公里,宽约5公里,制高点海拔506米,相对平均高度200米左右,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花岗岩,土层覆盖面少,具有很高的开采价值。
按岩石颜色花纹不同,星子花岗石品种主要有芝麻白、庐山黑、竹叶绿三种。根据岩体中黑色云母混合颗粒的大小,芝麻白又分细花纹芝麻白和中花纹芝麻白两种。不同品种资源储量:东牯岭中细粒黑色云母混合花岗岩10亿立方米,荒料资源量为3亿立方米;杆堆石细粒黑云母混合花岗岩资源量1000万立方米,荒料量280万立方米;唐家湾黑色花岗岩资源量315万立方米,荒料量94.5万立方米。竹叶绿花岗岩在星子县隘口镇观口垄有少量发现,尚未作进一步勘探批标。
星子花岗岩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据星子县志记载,星子花岗岩开采始于北宋。主要产品为磨、碓、碾、夹墩及建桥筑路造房等用途。(据考星子花岗岩开发利用最早可追溯到公元377年慧永法师创建西林寺,迄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历史)。北宋年间,本地工匠陈氏三兄弟建造的享有"江南第一桥"之称--观音桥,至今已有千余年,仍完好无损,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珍贵遗产;建于南唐的享有"中国最早的大学""海内第一书院"之誉--白鹿洞书院,寺院林立,牌坊、古亭、石桥、石雕、摹刻等花岗石制品处处皆是,可谓星子古代花岗石制作技术的大观园。二者都是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周瑜点将台、周敦颐爱莲池、李白观瀑亭、王羲之洗墨池、陶渊明巨像、鄱阳湖护堤休闲大坝......都是星子石材利用的经典之作。从古至今得天独厚的花岗石资源养育了星子一方人民,也造就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庐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培育了独特的星子石雕文化及工艺师们的创作灵感。 星子花岗石八十年代初开始走出国门,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及东南亚。1980年与日本开展了第一笔墓前灯补偿贸易。1982年荒料产品在日本名古屋举办的中、日、美、印、巴、韩、香港等七个国家和地区石材展销会上荣获第二名,细花纹芝麻白和中花纹芝麻白分别并列入国际贸易荒料编号G1901、G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