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格木栽培技术

2018/06/19184 作者:佚名
导读:格木选地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早期生长量,提倡用容器苗上山造林。造林地宜选择南亚热带及其以南地区海拔600m以下低山、丘陵的中下坡和山谷地带造林,也可在村边零星地种植。格木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砂壤土或轻黏土,黏重的土壤和钙质土不宜。以生长五节芒、纤毛鸭嘴草为优势的草本群落的立地为好;而生长铁芒萁群落、岗松群落或稀疏的矮草群落的荒山,土壤干燥瘠薄,不宜选用。 格木起苗 格木是

格木选地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早期生长量,提倡用容器苗上山造林。造林地宜选择南亚热带及其以南地区海拔600m以下低山、丘陵的中下坡和山谷地带造林,也可在村边零星地种植。格木对土壤要求较高,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酸性砂壤土或轻黏土,黏重的土壤和钙质土不宜。以生长五节芒、纤毛鸭嘴草为优势的草本群落的立地为好;而生长铁芒萁群落、岗松群落或稀疏的矮草群落的荒山,土壤干燥瘠薄,不宜选用。

格木起苗

格木是常绿阔叶树种,蒸发量大,应在起苗前10天剪去大部分叶子,减少蒸发。起苗前1~2d把圃地淋透,使苗圃地土壤松软,以利起苗。根部有大量根瘤菌,尤其是幼苗根瘤菌都集中生在嫩根上,起苗时极易折断,必须小心操作,应使幼苗多带宿土,无法带宿土的,苗木浆根后,把带有根瘤菌的细土撒在苗根上造林,可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早期生长。

格木管理

格木 在坡度较缓(20度以下)的地方可用全垦整地,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可带垦或穴垦,穴垦规格50厘米×50厘米×30厘米。为了培育通直的干材,造林初植的密度宜稍大,待幼林郁闭后,视生长情况进行抚育间伐。可营造格木纯林,也可与荷林、红锥、杉木等混交。幼树较耐庇荫,适合营造混交林,可选林地较肥沃的马尾松或杉木疏林地或稀疏的阔叶树次生林中,挖穴种植,营造异龄混交林。营造人工混交林,先种杉木2~3年,再种植格木。如与速生阔叶树混交,两个树种棵同时种植。格木纯林的株行距常为2米×2米,混交林的株行距可以稍大。格木与杉木混交,即可相互促进生长,又能减少蛀梢螟的危害,促使格木形成良好干形。

格木抚育

格木 采用全垦整地造林的林地,可间种农作物2~3年,结合抚育农作物进行幼林抚育。采用穴状整地造林的林地,在当年夏秋进行块状除草、施肥1次,铲除的杂草平铺在植株周围,并覆土。次年4~5月间进行抚育时,再沿树行控土成水平带状,结合松土增施氮、磷、钾复混肥,每株100~200克。格木幼林需连续抚育3年以上方可成林。10年以后进入郁闭期,自然整枝现象陆续出现,这时应进行抚育间伐。对格木进行间伐时,必须依据“五砍五不砍”的原则,即砍伐双株木,留单株木;砍伐病虫害木,留健壮木;砍伐弱小木,留大林;砍伐弯曲木,留通直木;砍伐被腐木,留旺盛木,间伐强度为株数的30%,保留郁闭度约为0.5-0.6,并砍除保留木的病虫害枝叶及枯枝,进行整枝定干。格木的间伐次数、间隔期、强度、保留株数,视培育材种而定,为了培育大径材,最后保留株数150-225株/h㎡为宜。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