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曾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年在中国深圳发现。薇甘菊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使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窒息而死,薇甘菊也可通过产生化感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对6-8米以下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济林、风景林的几乎所有树种,尤其对一些郁密度小的次生林、风景林的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成片树木枯萎死亡而形成灾害性后果。在超过47hm2的广东深圳内伶仃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80%范围遭受薇甘菊的危害,造成灾害性危害的面积已达80hm2,生态系统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危及到岛上的600多只猕猴、红树林、鸟类及其他动植物的生存。该种已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
深圳是中国国内受薇甘菊侵害的“重灾区”,受害面积超过2700公顷,林荫道、公园、自然保护区都发现了薇甘菊。在深圳梧桐山、仙湖植物园、深圳水库周围等生态敏感区,薇甘菊危害发生率甚至已经达到60%。在生态环境相对独立的内伶仃岛,纵向从海拔6米至160米的范围内都有它的踪迹,横向40%至60%的地区几乎都被它覆盖。考察内伶仃岛的专家们发现,薇甘菊的侵害还在恶化,整个岛屿几乎成了植物的“坟墓”,六七米高的大树也被它覆盖绞杀而死。因野生芭蕉等果树被薇甘菊“屠杀”,岛上600多只猕猴的生活成了问题,饿得到处乱窜,最后只好靠人工喂食。广东各地已纷纷传出发现薇甘菊的报告,广州市郊的人和镇2003年也发现了这种恐怖植物。专家称,广东韶关以南都有它的踪迹,只是有的地方危害还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