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山茶花栽培技术

2018/06/19101 作者:佚名
导读: 栽培特性 山茶花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忌烈日,喜半阴的散射光照,亦耐阴。山茶花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夏梢7

栽培特性

山茶花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忌烈日,喜半阴的散射光照,亦耐阴。

山茶花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温暖气候,生长适温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夏梢7~9月抽生。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

施肥方法

不能过施肥过量,不能施浓肥.这是山茶花的不喜欢浓肥的特性,否则会损害根系,减少花朵的数量,山茶花的基肥最好是用有机肥,如经过发酵的鸡鸭粪和动物脏器以及豆饼、鱼骨粉等。这些有机肥中氮、磷、钾等成分俱备,比较全面,而且肥效很长。施用时,可以将其晒干,碾碎成粉末,先和5—6倍的干土混合起来,然后在翻盆装盆土时撤在离植株根部2—3厘米处。 

山茶花喜欢阴凉的天气,惧怕高温炎热, 在开春以后迫肥时,须浇施矾肥水。矾肥水的制作是在10公斤清水中加入100克绿,再加入200克豆饼粉、1000克干禽粪泡沤。天热时泡1个月,天凉时泡3—4个月即可腐熟。

花芽开始分化后,应多施磷、钾肥,不施或少施氮肥,促进茶花多结蕾。如果是培育小株山茶花,则以施用氮肥为主,不施或少施磷肥。

常用繁殖方法

有扦插、嫁接、播种

扦插

华东地区的扦插适期是6月中、下旬。第2次扦插在8月下旬~9月初进行。这两个时期气温均在30°C左右,采取遮荫设施,气温可控制在25°C左右。插穗应选取树冠外部组织充实、叶片完整、叶芽饱满和无病虫害的当年生半成熟枝。插穗长度一般4~10cm,先端留2个叶片,剪取时下部要带踵。扦插密度一般行距10~14cm,株距3~4cm,要求叶片相互交接而不重叠,插穗入土3厘米左右,浅插生根快,深插发根慢,插后要喷透水。从扦插至生根,一般需要30天左右。‘成活的关键是扦插前期要保持足够的湿度,采取措施以减少热气对流,切忌“阳光直射,并注意叶面喷水,保持叶面经常覆盖一层薄薄的水膜。生根后,要逐步增加阳光,10月份以后要使幼苗充分接受阳光,加速木质化。

嫁接  

山茶花图片苗砧芽嫁接,种子播于砂床后约经2个月生长,幼苗高达4~5cm,即可挖取用劈接法进行嫁接。接穗选择生长良好的半木质化枝条,从下至上1芽1叶,一个一个地削取。将接穗削成正楔形,放入湿毛巾中。将挖取的砧木幼苗,去净泥砂,然后在幼苗子叶上方1~1.5cm处剪断,顺子时合缝线将茎纵劈一刀,深度与接穗所削的斜面一致;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劈口之中,对准一边形成层,用塑料薄膜带扎紧。将接好的苗子,以8cm×2cm的行株距种植于苗床中。

床上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为宜。种植后的苗床要搭塑料棚保温,一般10~15天开始愈合,20~25天可在夜间揭开薄膜,使其通气。其后逐步加强通风,适当增加光照,至新萌动以后,全部揭去薄膜。半熟枝嫁接,利用粗种山茶或油茶成年植株作砧木,进行换减少腹接,1~2年内即可培育成名种山茶的大型植株。

选择植株健康,芽眼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植株作砧木,夏接在2月底以前进行修整,秋接在6月上、中旬进行修整,剪除病弱枝、下垂枝、交叉枝和过密枝。嫁接适宜温度为5~30℃。对直径1厘米以上的枝条,均采用拉皮接,即在砧木的适当部位,上、左、右各刻一刀,深达木质部,将皮拉下,其长度与接穗的削面一致,然后将削好的接穗贴在砧木拉皮处,将皮拉上包住接穗,然后用塑料带缚住,露出芽子,再套上塑料袋,以增加湿度,促进愈合,30天后解除包扎,待接穗抽出新梢,逐步木质化后,解除绑扎。断砧分3次进行,第1次在绑扎时剪除梢顶;第2次在接穗的第1次新梢充分木质化后,剪去砧木上部的1/3;第3次在接穗第2次新梢充分木质化后,于接口处断掉砧木。高温季节进行嫁接,成功与否要取决于对高温的控制。必须搭荫棚,盖双层帘子,使棚内基本上不见直射阳光,中午前后要喷水降温,使局部气温控制在30°C左右。

播种

10月、上、中旬,将采收的果实放置室内通风处阴干,待蒴果开裂取出种子后,立即播种。若秋季不能马上播种 ,需行砂藏至翌年2月间播种。播种前可用新高脂膜拌种,一般秋播比春播发芽率高。

常用扦插、嫁接、压条、播种和组培繁殖。

扦插繁殖

以6月中旬和8月底左右最为适宜。选树冠外部组织充实、叶片完整、叶芽饱满的当年生半熟枝为插条,长8~10cm,先端留2片叶。剪取时,基部尽可能带一点老枝,插后易形成愈伤组织,发根快。插条清晨剪下,要随剪随插,插入基质3厘米左右,扦插时要求叶片互相交接,插后用手指按实。以浅插为好,这样透气,愈合生根快。插床需遮荫,每天喷雾叶面,保持湿润,温度维持在20~25℃,插后约3周开始愈合,6周后生根。当根长3~4cm时移栽上盆。扦插时使用0.4%~0.5%吲哚丁酸溶液浸蘸插条基部2~5秒,有明显促进生根的效果。

嫁接繁殖

常用于扦插生根困难或繁殖材料少的品种。以5~6月、新梢已半质化时进行嫁接成活率最高,接活后萌芽抽梢快。砧木以油茶为主,10月采种,冬季沙藏,翌年4月上旬播种,待苗长至4~5cm,即可用于嫁接。采用嫩枝劈接法,用刀片将芽砧的胚芽部分割除,在胚轴横切面的中心,沿髓心向上纵劈一刀,然后取山茶接穗一节,也将节下基部削成正楔形,立即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裂口的底部,对准两边的形成层,用棉线缚扎,套上清洁的塑料口袋。约40天后去除口袋,60天左右才能萌芽抽梢。

压条繁殖

梅雨季选用健壮1年生枝条,离顶端20cm处,行环状剥皮,宽1cm,用腐叶土缚上后包以塑料薄膜,约60天后生根,剪下可直接盆栽,成活率高。

播种繁殖

适用于单瓣或半重瓣品种。种子10月中旬成熟,即可播种。以浅播为好,用蛭石作基质,覆盖6mm,室温21℃,每晚照光10小时,能促进种子萌发,播后15天开始萌发,30天内苗高达到8cm,幼苗具2~3片叶时移栽。

组培繁殖

外植体常用实生苗,经常规消毒后切成1cm长接种在添加激动素1毫克/升、6-苄氨基腺嘌呤1mg/L和吲哚乙酸0.1mg/L的MS培养基上,经4周培养只形成愈伤组织,而不形成芽。再转移到新的培养基后,开始形成4cm的单个枝条,然后在吲哚丁酸0.5mg/L溶液中浸泡20分钟,再转移到1/2MS培养基上,4周后长根。在长根培养基上生长8周后将苗移栽到装有珍珠岩和泥炭的盆中。

栽培方式

地栽山茶花

山茶花图片又分为园林栽培与圃地栽培。如作园林绿化栽培,要有蔽荫树作伴,圃地栽培要成行种好遮荫树。温暖地区一般秋植较春植好。施肥要掌握好三个关键时期,即:2~3月间施追肥,以促进春梢和花蕾的生长;6月间施追肥,以促使二次枝生长,提高抗旱力;10~11月施基肥,提高植株抗寒力,为翌春新梢生长打下良好的基础。清洁园地是防治病虫害、增强树势的有效措施之一。冬耕可消灭越冬害虫。全年需进行中耕除草5~6次,但夏季高温季节应停止中耕,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山茶花的主要虫害有:茶毛虫、茶细蛾、茶二叉蚜等。主要病害有:茶轮斑病、山茶藻斑病及山茶炭疽病等。防治方法是:清除枯枝落叶,消灭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以增强植株抗病力,药物防治。

盆栽山茶花

盆子大小与苗木比例要适当。所用盆土最好在园土中加入1/2~1/3经1年腐熟的切断松针。于11月或翌年2~3月上盆,高温季节切忌上盆。上盆后水要浇足,平时浇水要适量。浇水量要随季节变化,清明前后植株进入生长萌发期,水量应逐渐增多,新梢停止生长后(约5月下旬)要适当控制浇水,以促进花芽分化。6月是梅雨季节,应防积水。夏季高温季节叶面蒸发量大,需叶面喷水,喷水宜在清晨或傍晚进行,切忌中午喷水。冬季植株逐渐进人体眠,浇水次数宜相应减少。切忌在高温烈日下浇冷水,以免引起根部不适应,而产生生理性的落叶现象。气温高或大风天,叶面蒸发量大,应多浇水或喷水。空气湿度大时,要减少浇水量。如遇干旱脱水,枝叶萎蔫,要立即将植、株置于阴处,浇透水,同时进行叶面喷水。一般茶花大叶大花种和生长迅速的品种需水量大,应多浇水。名贵品种如:十祥景、鸳凤冠、洒金宝珠、凤仙、绿珠球等水分蒸发量少,浇水过多会引起落叶、落蕾。夏、秋高温季节要及时进行蔽荫降温。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盆株在室内越冬,以保持3~4℃为宜,若温度超过16℃,就会促使提前发芽。盆栽茶花的施肥、修剪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与露地栽培基本相同。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