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阴石蕨基本信息

2018/06/19300 作者:佚名
导读: 【异名】草石蚕(《本草拾遗》),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岭南采药录》),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间草药》),白毛岩蚕、岩蚕(《浙江民间草药》),老鼠尾(《泉州本草》),土知母、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闽东本草》),上核树、骨蛇药、马骝尾、筋碎补(《广西药植名录》),白毛蛇(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白毛骨碎补(《福建中草药》),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

【异名】草石蚕(《本草拾遗》),石蚕(《本草图经》),石奇蛇(《生草药性备要》),石祁蛇(《岭南采药录》),白伸筋、石伸筋(《江西民间草药》),白毛岩蚕、岩蚕(《浙江民间草药》),老鼠尾(《泉州本草》),土知母、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闽东本草》),上核树、骨蛇药、马骝尾、筋碎补(《广西药植名录》),白毛蛇(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白毛骨碎补(《福建中草药》),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生态环境】生于溪边岩石上或树上。

【资源分布】产浙江(普陀山)、江西(龙南、寻乌)、福建(龙岩、连城、南靖)、台湾、广东(高要、惠阳、增城、新丰、乐昌、大埔、饶平、珠江口沿海岛屿)、海南(白沙、保亭、陵水、琼中、乐东)、广西(瑶山、武鸣)、四川(峨眉山、屏山)。也分布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波利尼西亚、澳大利亚至东非的马达加斯加。模式标本产地:日本南部。

【药用部位】根茎或全草。

【采集】全年可采,采后除去叶及须根,晒干。或鲜用。

【药材】根茎呈长条状,扭曲,有时分枝,长5~25厘米不等,直径约3~9毫米。表面密被膜质鳞片,灰白色至灰褐色,散生深棕色须状根,并具少数除去叶柄及须根后的痕迹。质脆,易折断,断面棕色或绿色,可见点状维管束,排列成一环。气微,味淡。

【性味】甘淡,凉。

①《浙江民间草药》:“根茎,性凉,味酸辛。”

②《泉州本草》:“根茎,味淡,性平,有小毒。”

③《闽东本草》:“根茎,性凉,味甘淡,无毒。”

【功用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治风湿痹痛,湿热黄疸,咳嗽,哮喘,肺痈,乳痈,牙龈肿痛,白喉,淋病,带下,蛇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研末或浸酒。外用 :捣敷。

【宜忌】

①《泉州本草》:”因虚劳引致瘫痪者不可用。“

②《闽东本草》:”脏寒者忌用,多服令人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