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尾桥在明天启四年(1624年)重建,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知县赵泰甡又重建,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乾隆十年(1745年)等相继重修,清嘉庆五年(1800年)水毁,嘉庆十二年(1807年)复建,清道光四年(1824年)、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有重修。1996年当地民众集体捐款重修,公布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文史资料显示,鹊尾桥又称含香桥,石墩平梁桥,三孔二墩(实为三墩四孔,其中东边第一孔为旱孔),桥长32米,宽3米,桥石由条石铺成,栏杆望柱头饰仰覆莲,东西两端用狮子,石栏板素面,抱鼓石雕刻夔龙纹。原桥东建有文昌阁,桥西建有留憩亭。该桥有桥、亭、阁三位一体的建筑特色
传说新莽年间,海内分崩,天下大乱,光武帝刘秀就曾被王莽追杀于此,是当地一群神秘的喜鹊连尾搭桥护送他越过村中芗溪,后来村民又利用迎蜡烛的民俗为其成功逃离。为表感激乡民和那群神鸟,刘秀在登基后就马上拨粮款建造了这座鹊尾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