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土木建筑制图》教材第一版于1995年6月出版,到2005年5月止已印刷24次受到广大读者和使用者的好评,被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协会评为第五届优秀畅销书。于2009年2月修订出版了《土木建筑制图》第二版。第二版经过4届学生使用,得到广大师生好评,使用面广、发行量大,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并于2002年10月获得中华人民共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考虑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校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更好地适应21世纪高等教育的新要求,有必要进一步精选教学内容,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颖的工程实例引入教材,因此对本教材进行了第三版修订。
修订本教材的重要依据是下列指导性文件: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4年制定的"高等学校本科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于2001年1月1日联合发布并于2002年3月1日印发施行的《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暖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以及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发布的《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92)。
其他专业有关设计制图方面的新标准。
修订本教材时努力注意了以下几点:
1.考虑到各校使用本教材的连续性,以及与第二版教材配套绘制的教学挂图和制作的教学模型的可用性,对第二版教材的体系、内容不作大的改动,并保留前几版教材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2.全书插图(新的和旧的有98%)用计算机重新绘制,全部插图做到缩比统一、线型粗度一致,图注中的汉字、数字、字母的字号大小统一,做到全书统一美观。各章节凡是涉及制图标准的内容均根据新的制图国家标准,以及其他专业的最新标准进行了修订。
3.更换了第10章建筑施工图实例、第11章结构施工图实例和第15章给水排水工程图的部分图例。实例采用最新建成的某高校教授住宅,该住宅为4室2厅1厨2卫,每户建筑面积为138m2,平面布置合理、采光通风良好、造型新颖美观,外观看像别墅(SingleHouse),内部看是公寓(Apartment),受到住户的好评。由于是一梯一户的住宅,尺寸大小符合16开幅面的教材图例。该住宅能够反映21世纪居住标准。
4.为了适应大土木专业的教学需要,新编了第16章道路工程图,包括道路路线、涵洞、桥梁、隧道等工程图,这些图例均引自于2002年开始并已建成或继续在建的××路道路工程施工图,是从上千张施工图中精选、综合绘制成的。
5.由于教学计划课时压缩,删去了少量过深的内容,但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和考虑大读者的求知精神,仍然保留了某些较难、较深的内容,但对这些内容标注了"*"号。高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取舍。
6.引用最新版本绘图软件(AutoCAD2004)修订了第17章AutoCAD绘图基础,从而加强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操作技能的训练。
7.尽可能使修订之后的第三版教材,内容精练、重点突出,质量提高,全书的插图精美。引用的上述实际房屋施工图、道路施工图,还对后续课程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的工程设计均有参考价值。因此,第3版教材进一步加强了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更富有时代感,具有可读性和可观赏性。
8.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土木类应用性本科、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教材,也可供建筑学、城市规划、地下建筑等专业本科生教材;同时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书,也可作为画法几何及土木建筑制图计算机教学软件系统的基本编制材料。
参加第一版编写的教师有:湖南大学乐荷卿、吴丽君、袁果、聂旭英、王英姿;湖南城市学院夏伟仪(副主编)、郭太平;武汉理工大学王惠莉(副主编)、饶湘;武汉科技大学朱丽华。
参加第二版编写和修订工作的人员见第二版前言。
参加第三版编写和修订工作的人员有:湖南大学乐荷卿(主编)、陈美华(主编)、袁果 (副主编)、聂旭英(副主编)、王英姿、孙山河;长沙理工大学李杰;武汉理工大学饶湘;武汉科技大学朱丽华;湖南城市学院夏伟仪(副主编)。
与本教材配套的由聂旭英主编的《土木建筑制图习题集》第三版也已修订完成,与本书同时出版。
本教材在编写和修订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编著的教材、杂志、手册和工程实例,本书引用的道路工程图实例为湖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在此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参考书目见附录)。
因限于水平和其他条件,对于本修订版中存在的疏漏之处,敬请广大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于湖南长沙岳麓山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