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大通桥,号称"泉郡南孔道",南宋以来一直是石狮通往群城必经之路。关于此桥,《方舆纪要》载:"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给事中江常建,凡二百丈,僧智资董其事。"其中所说的给事中江常,据说为政清廉,而且乐善好施,曾"倒禀赈济"。普利大通桥建成后,至清代康熙十六年,即1717年时,它与港塘桥连接起来,使桥长达350余丈。据五星社区陈君毅介绍,连接后石桥很长,"中亭至霞泽庵前有73孔,中亭至港塘有84孔,每孔用条长约4米,宽约0.6米,厚约0.3米的古板铺成,规模宏伟。"
但关于中亭,传说是由江夏候周德兴(据说是朱元璋儿时放牛的小伙伴)来闽南建造的。它是在一块盘石上凿建两根石柱,其它的石料则砌成长3米的石板。中亭有三块石碑,三尊石佛。不过这三块石碑和石佛已不见了。而记者看到的中亭,其结构是清代时重修的。
对于中亭,当地年纪较大些人都会有些印象。但近些年来,人们便淡忘了这座中亭。而曾经的"泉郡南孔道",在交通发达的现代,早也淡出了历史,但石狮800年前的繁华,想象起来仍然动容。
兴建普利大通桥与中亭时,正是石狮及泉州经济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那时寓居泉州的宰相李邴便以"苍穹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来形容泉州的海交盛况。也就是那时期,石狮 "六胜塔"、"姑嫂塔"也作为重要的海上航标被建起来。经济发展了,路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普利大通桥很有可能便是在这种情形下兴建的。而中亭的出现,不仅美化了大桥,而且也为过往商贾、百姓提供了一个歇脚、避雨的地方。
800年过去了,中亭仍然保持着沉默。但在荒草杂木中,站在中亭里,似乎仍可听到光滑的大桥石板上,人来人往中隐约的脚步声;似乎仍然能感受到,商贾们在中亭歇脚时,轻摇扇子扇出的屡屡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