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内容简介

2018/06/19120 作者:佚名
导读: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第2版)》秉承电力电子技术是由电路、电机和控制三大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共识,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内涵、发展应用作了简要介绍。从各种功率器件入手,系统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四大基本变换,即AC/DC、DC/DC、DC/AC、AC/AC,简要地介绍了软开关等新技术;从各种电机入手,将电力电子和传动控制结合起来介绍典型的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以及交流调速的典型控制方法;从各种常规低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第2版)》秉承电力电子技术是由电路、电机和控制三大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共识,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内涵、发展应用作了简要介绍。从各种功率器件入手,系统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的四大基本变换,即AC/DC、DC/DC、DC/AC、AC/AC,简要地介绍了软开关等新技术;从各种电机入手,将电力电子和传动控制结合起来介绍典型的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以及交流调速的典型控制方法;从各种常规低压电器入手,介绍典型的时序工作系统;最后考虑到部队移动电站的广泛应用,介绍了发配电知识。

《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第2版)》不仅可作为电气工程和机械控制等学科的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部队从事相关技术工作的官兵参考。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课程内涵

1.2 发展概况

1.3 应用范围

第二章 电力电子器件

2.1 概述

2.1.1 元件

2.1.2 电力电子器件的特点

2.1.3 电力电子器件的分类

2.2 功率二极管

2.2.1 结构与特性

2.2.2 动态特性

2.2.3 主要参数

2.2.4 功率二极管的种类

2.3 晶闸管

2.3.1 结构和工作原理

2.3.2 工作特性

2.3.3 基本参数

2.3.4 晶闸管的门极驱动

2.3.5 晶闸管的保护

2.3.6 其他类型晶闸管

2.4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2.4.1 结构与工作原理

2.4.2 特性

2.4.3 基本参数

2.4.4 GTO的驱动

2.5 双极型功率晶体管GTR

2.5.1 结构与基本原理

2.5.2 基本特性与安全工作区

2.5.3 基本参数

2.5.4 功率晶体管的驱动

2.5.5 达林顿晶体管

2.6 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2.6.1 结构与基本原理

2.6.2 特性

2.6.3 基本参数

2.6.4 功率MOSFET的驱动与保护

2.7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

2.7.1 结构与基本原理

2.7.2 特性

2.7.3 基本参数与安全工作区

2.7.4 IGBT的驱动

2.8 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2.8.1 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开关器件

2.8.2 功率模块与功率集成电路

2.9 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驱动电路

2.10 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缓冲及保护电路

2.10.1 缓冲电路

2.10.2 保护电路

2.11 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散热设计

2.11.1 散热器的类型

2.11.2 器件的功耗计算

2.11.3 热传递模型建立

2.12 隔离型电压电流传感电路

习题及思考题

第三章 交流一直流变换

3.1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3.1.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3.1.2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3.1.3 单相半控桥式整流电路

3.2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

3.2.1 共阴极接法和共阳极接法

3.2.2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3.2.3 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

3.3 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3.3.1 晶闸管元件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3.3.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3.3.3 集成触发电路

3.4 晶闸管电路的保护

3.4.1 过电流保护

3.4.2 过电压保护

习题及思考题

第四章 直流一直流变换

4.1 直流一直流变换电路的分类

4.2 删控制的基本原理

4.3 降压型变换器

4.3.1 电流连续工作方式

4.3.2 电流临界连续

4.3.3 电压纹波问题

4.4 升压型变换器

4.4.1 电流连续方式

4.4.2 电流临界连续工作方式

4.4.3 BOOST电路应用

4.5 升降压变换器

4.5.1 电流连续方式

4.5.2 电流临界连续工作方式

4.5.3 间断电流工作方式

4.6 库克变换器

4.7 隔离型变换电路

4.7.1 单端反激式电路(nybaek电路)

4.7.2 单端正激式电路(forward电路)

习题及思考题

第五章 直流一交流变换

5.1 逆变器的类型和性能指标

5.1.1 逆变器的类型

5.1.2 逆变器性能指标

5.2 逆变器原理及拓扑结构

5.3 方波输出全桥逆变器

5.3.1 逆变器稳态性能

5.3.2 方波逆变器幅度控制

5.4 其他类型逆变电路

5.4.1 单相半桥电压型逆变电路

5.4.2 带中心抽头变压器的逆变电路

5.5 PWM控制逆变器

5.5.1 单脉冲调制

5.5.2 正弦脉冲宽度调制(SPWM)

5.5.3 SPWM的实现

5.5.4 SPWM的谐波分析

5.5.5 跟踪型PWM逆变器

5.6 三相全桥逆变器

5.6.1 方波控制三相全桥逆变器

5.6.2 三相SPWM逆变器

习题及思考题

第六章 软开关技术

6.1 软开关的基本概念

6.2 软开关的行为

6.3 典型的软开关拓扑

6.3.1 负载型谐振变换器

6.3.2 谐振开关换流器

……

第七章 直流电机

第八章 交流电机

第九章 控制电机

第十章 电器与可编程序控制器

第十一章 直流调速系统

第十二章 交流调整系统

第十三章 发配电技术

第十四章 教学实验

参考文献

序言

策划写这本书应该说是多年前的事了,由于学历教育合训在知识传授的把握上还处于一个摸索过程,所以迟迟未能交稿。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培养方案的日趋成熟成就了本书的出版。为什么要写本书呢?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有人预言,电力电子技术和运动控制一起,将和计算机技术共同成为未来科学技术的两大支柱,可见有关电力电子和电气传动知识的传授对本科教育的不可缺少性。第二,客观上讲,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有着依从性,没有电力电子的发展,机械传动控制就像人没有"消化系统"一样无法正常协调地工作;没有机械传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电力电子也就失去了发展的土壤。纵观目前已有的教科书和科技书籍,真正从这种依从性角度来介绍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相关知识的书籍几乎未见到。第三,国防科技大学不论是工程技术类还是学历教育合训类,都开设了电力电子与电气传动相关课程,但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多本教材结合传授,回顾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感这种方式对施教和学习都有诸多不利,影响了学员的学习效果。

本书着力在知识层面和应用层面上组织内容,试图从各种功率器件入手,系统介绍电力电子技术的四大基本变换,即AC/DC、DC/DC、DC/AC、AC/AC,简要地介绍软开关等新技术;从各种电机入手,将电力电子和传动控制结合起来,介绍典型的直流调速系统和交流调速系统以及交流调速的几种控制方法。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