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碳纤维球板,使用纵横垂直交错编织的碳纤维布,提供了两维的高弹性和强度,不像木材那样需要考虑各层的纤维走向。
由于纤维层的强力支撑,编织碳纤维板的反弹速度很快,在出球速度上的优势,傲视群碳。相比之下,纯木板的反弹没这么干脆,在击球时存在一个持球调整的时间过程,所以其周旋能力和小球控制也是重型碳板难以比拟的。显然,对于重视进攻威力特别是单板威力的选手而言,传统硬七夹纯木板虽然也达到了很高刚性,但免不了"僵"的感觉,既不够弹,也不擅长弧圈,而借助编织碳纤维来提升球板性能,显然更为先进与灵活。
顾名思义,把一根根的碳纤维细丝同向排列,就是排列碳纤维,又叫单向碳或单轴碳。球板中使用的排列碳纤维,常常是经过树脂固化的,有的则是固化在用透明细纤维稀疏编织成的衬底上,称作"碳片"。由于树脂的作用,碳片看上去较厚,可以顺着纤维方向轻易撕开,而垂直于纤维的方向则很坚韧。从球板侧面看,类似编织碳的效果,也是一条较粗的黑线,只是更直,不呈束状。这种同向的长纤维,只能在单一方向提供强度,所以,运用时要像对木材一样,注意方向搭配。
排列碳的球板数量较少,有的品牌曾使用过,但如今已经停产。目前名气最大的当属蝴蝶的TAMCA ULC系列,如格林卡碳素、ISHLION。这两款球板沿用了编织碳的经典3+2结构,排列碳比编织碳稍稍轻量化,暴力程度却相差无几。
近年来,添加薄碳、软碳、碳毡的球板越来越多,这类纤维层,几乎都属于短切碳纤维,相当于把长纤维切成随机长度的小段,无方向性随机平铺成薄薄一层(其实是借助纤维间的静电作用自然形成近于各向同性的排列),排列较疏,更为透明,每根纤维也有一定程度的弯曲,密度和强度远远小于规则排布的长纤维。有的,像一层极薄的棉花,细小的无序纤维间还有关联,片状的可以像纸一样拿起来,轻轻拉扯后才会散掉,从球板侧面看仅是一条淡细黑线的存在。也有的,经过树脂固化,像硬纸片。
单从工业角度看,短切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性能碳纤维,性能和成本差异都很大。比如强度,规则排布或编织的长纤维能具备理论上的碳纤维强度,而切短以后无序排列,纤维间的关联作用极弱,密度太低,轻易就会散掉,弹性模量大的优势更是无从谈起。这关系就好比一打竹筷子,团起来很结实,折不断,但支离成了一簇竹丝后,还能同日而语吗?单独一张碳毡,甚至都难以承受乒乓球的冲击,一打即破,强度不及一片木材。
但添加到球板中,短切碳却也有自身独特的价值。整体刚性和脱板速度虽无法与长纤维相比,整体形变、持球时间、底劲却也不再是难驯的任务,在局部--如小于纤维长度的范围内,短纤维还是能起到一定增强作用的,超过纯木球板--毕竟,乒乓球的触球范围是很小的。而人造纤维比例的剧减,两侧木材通过粘合剂接触的面积大增,振动传递更依靠木材,手感更好。搭配木材也不必为重量、纤维层位置等因素而过虑,结构更灵活。可以说,短切碳纤维球板碳味清淡,更接近木板性能,又比纯木速度略快、略硬挺,性能的均衡性不错。
颗粒碳材料的真身很难见到,体积太小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可能现形。颗粒层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同胶水混合才能粘进球板夹层,所以又叫做碳素胶水。碳多加点少加点,颜色深点浅点,没有固定标准。有的瞪大了眼睛也看不出有颜色,拆开球板看也无济于事,一片混沌。而某些使用染色胶水粘合的球板,侧面黑线看上去容易与碳纤维球板混淆,但仔细辨认,会看到深色胶水渗入木材孔隙中,黑线边缘并非整齐划一(如图中这支优拉Rossi Fire纯木七夹板)。
细小颗粒,可以随着胶水少量渗透到木材层表面结构的孔隙中,形成过渡,对于天然材料同人造材料的叠加而言,这样的方式是最自然的。理论上可以像水泥砂浆中的沙粒作用,提升粘合层硬度。可也正由于颗粒体积小、用量少,对球板性能带来的改变很微弱。相临的两层木材之间,几乎没什么阻隔,完全相当于纯木手感。颗粒碳本是否严格意义的碳板见仁见智,要看作木板也无可厚非。不管是碳非碳,是否适合自己才是最主要的,所以选择之前一定做好心理准备,木材结构才最终决定着这类"碳板"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