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中星仪使用中的问题

2018/06/19125 作者:佚名
导读: 仪器观测精度 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对仪器基墩稳定性的要求一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像子午环这类高精度的仪器。对于中星仪而言,其主要所仪器误差是水平差和方位差,其中最重要的是方位差,因为水平差是可以实时测定的。中星仪的方位随温度的变化,引起其变化的原因,作为新子午环设计的借鉴。 仪器的方位变化 中星仪方位的周年变化是众所周知的。同时,仪器方位还存在有系统周日变化,也就是说方

仪器观测精度

随着观测精度的提高,对仪器基墩稳定性的要求一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像子午环这类高精度的仪器。对于中星仪而言,其主要所仪器误差是水平差和方位差,其中最重要的是方位差,因为水平差是可以实时测定的。中星仪的方位随温度的变化,引起其变化的原因,作为新子午环设计的借鉴。

仪器的方位变化

中星仪方位的周年变化是众所周知的。同时,仪器方位还存在有系统周日变化,也就是说方位在一个晴夜里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这种方位变化严重地影响了观测精度。所以,研究方位差以及寻找消除途径对于星表工作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一、中星仪的方位变化 中星仪的方位变化早就有人研究过,其共同结论为: 1.当环境温度变高时,仪器方位减小。 2.方位随环境温度变化的系数为一。方位的周年变化是由于基墩的扭转引起。

仪器的自动控制

使用中星仪测定恒星中天时刻,要求对每颗星进行前后两次观测时转置水平轴,以消除仪器的准直差。转轴操作包括将仪器升起,转轴180",降落三个动作,每测定一颗星需要转轴一次,频繁的操作给观测者带来很多麻烦,作为一架自动化观测仪器,这也是必须解决的间题。

转轴过程中除了要求保证正确执行自动操作以外,还应规定完成这些动作的时间。否则,由于动作太快将影响仪器的稳定,动作太慢又将造成转轴后星象远离视场。假定观测纲要中以北极星为极限,则规定转轴操作的动作时间为16秒是合适的。

此外还需注意,转轴过程中力求保持仪器的平稳。自动转轴电路及其工作原理,每观测一颗星,自动转轴操作包括八个节拍动作,简称为停、升、顺转、降和停、升、倒转、降。仪器的升和降是采用一步进电机通过机械传动装置带动仪器进行升降动作,电机顺转可带动仪器升起,倒转则带动仪器下降。另用一步进电机带动仪器绕轴水平转动180。,由于仪器只允许土180"的来回转动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