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钨冶炼的理论与应用图书前言

2018/06/1989 作者:佚名
导读: 钨是我国的丰产金属,我国钨的储量世界第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钨冶炼与其他金属冶炼一样,一直采用国外技术,钨冶炼的整体水平与国外有一定差距。自20世纪80年代钨业"打翻身仗"开始,我国的钨冶炼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在老一辈科学家李洪桂、胡兆瑞等的带领下,我国冶金科技工作者通过大量艰苦工作,开发出一批独具特色的、世界领先的钨冶炼新工艺,例如,NaOH分解白钨矿的工艺(过

钨是我国的丰产金属,我国钨的储量世界第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钨冶炼与其他金属冶炼一样,一直采用国外技术,钨冶炼的整体水平与国外有一定差距。

自20世纪80年代钨业"打翻身仗"开始,我国的钨冶炼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在老一辈科学家李洪桂、胡兆瑞等的带领下,我国冶金科技工作者通过大量艰苦工作,开发出一批独具特色的、世界领先的钨冶炼新工艺,例如,NaOH分解白钨矿的工艺(过去美俄学者基于理论研究都认为是不可能的)、钨酸钠离子交换工艺(一个单元过程可同时实现转型和净化)、选择性沉淀法除相似元素钼和其他杂质(简单高效、易操作,不产生有害气体。而国外至今仍使用MoS?3沉淀法,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H?2S等有害气体)。这些工艺均已成功地应用于钨冶炼生产,我国的钨冶炼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作者有幸在20世纪80-90年代投身于赵天从、李洪桂先生门下,从事钨湿法冶金的基础理论和新工艺研究。本书是对过去20余年所做工作的系统化总结。

本书内容共分五章,包括钨冶金概况、钨的物理化学性质、钨矿物浸出理论、钨酸盐溶液的净化、钨的离子交换等。

在钨矿物浸出热力学方面,通过计算对各种分解工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理论分析,着重介绍了"赝三元相图法",使用该法在传统热力学的框架内成功地解释了NaOH分解白钨矿(国外曾认为不可能)的原理,并对Na?2CO?3分解白钨矿的某些实验现象给出了合理解释。针对钨矿浸出动力学,总结了机械活化强化浸出的研究成果,用分形理论解释了活化导致的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原因,并针对我们所研究的热球磨工艺及设备,系统分析了影响操作的各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

在钨酸盐净化理论方面,针对相似元素钼的深度分离,总结了依据被分离对象的分子特性差异定向寻找高效分离试剂的理论和实践情况,并具体介绍了利用药物化学和结晶矿物学等方法建立选择性判据的方法。

在离子交换方面,针对传统离子交换工艺只能处理低浓度料液,生产过程中不得不大幅度稀释溶液并导致大量废水排放的问题,系统研究了钨离子交换过程的平衡行为和动力学过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减少废水排放并提高钨回收率的方法。

与上述内容对应的一系列研究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内钨业界等的支持,研究成果在国内获得了广泛应用,其中钨钼深度分离工艺的推广面达96%以上。

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恩师李洪桂等人给予了热情鼓励和支持,研究生陈星宇、曹才放、李江涛、何利华、刘旭恒、梁勇、杨亮、涂松柏、梁新星、张家靓、曹雪娇、肖露萍、刘晶、王识博、胡宇杰、郭持皓、卢江波、高利利、史海燕、石玉臣、黄少波、胡芳、徐冬、谢昊、孙放、郝明明、许晓阳、龙双、杨安享等对本书涉及的实验、数据处理、图表绘制、文献汇编及整理、文字录入、校对等做了很多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没有他们的帮助,这本书是不可能呈现给读者的。此外,中南大学领导和中国钨业协会对本书的撰写也给予了鼓励和帮助。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