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水岛良成:医养产业景观设计研究

2015/04/271710 作者:佚名
导读:中国的医养产业跟日本的比较,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中国在法律法规或者是扶持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希望这方面能够加强,尽快推出一些政策上面的指引。

ATLAS(中国)主创设计师 水岛良成

Q: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出,关于医养产业的话题很多。就ATLAS在中国市场的调研结果来看,目前中国大环境下医养产业的前景是什么现状?

水岛良成:现在中国的前景是很大的,首先,中国人口数量庞大,相应的,老龄化人口数量也很庞大,并且增长的速度非常快。第二,现在的老人可能跟过去我们印象当中的老人不一样,现在的老人都有收入,以前可能都需要养儿防老,需要儿女进行养老,现在老人有自己的收入,所以他们可以对养老市场有一定的选择,所以中国的医养市场前景非常的广大。

Q:中国广大的发展前景下是否也存在一些棘手问题?

水岛良成:中国的医养产业跟日本的比较,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中国在法律法规或者是扶持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希望这方面能够加强,尽快推出一些政策上面的指引。另外,从服务角度上来讲,人才的培育,不仅是医疗战线上的人才,还包括养老战线上的服务人才,这些现在可能不是太充分。

Q:在中国实现医养产业理想化设计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又是怎么攻克的?

水岛良成:其实我们在设计上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我们的成果其实就是图纸,但是我们在北京的一些项目做完了以后,感觉最大的问题还是后期的运营和管理。比如说日本项目,有一些足浴设施,设计是很简单的,但是要保证它的卫生安全,定期更换水或者是定期的打扫。像这种后期软件的跟进,非常必要,但是中国这部分就脱节,开发商开发完了,另一拨人进来了,那这部分就谁来运营谁来管,开发商当时想的很好,可能有个水池,那么运营方觉得这方面要花钱,就关掉了。所以其实对于我们的设计之初的一个梦想,那些在方案汇报阶段大家也很认可的想法,可是最后实践出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是我们觉得比较遗憾的问题。

包括今天讲的医养产业,它是有多个行业来支撑,才能够走下去,最主要的养老部分,先是开发,先建出来,开发主体。接下来运营主体也很重要,没有运营主体这个项目就没办法真正的运作下去。另外,资金链、金融这一块也是必不可少的。最核心的这三个支柱,缺一不可,这这些如果不稳定的话,这个项目不会很健全地走下去。

Q:ATLAS大力拓展医养产业项目的研究与实践。是怎么考虑的?

水岛良成:我们做的一些研究分析,或者说是做的准备,其实就是随着这种发展,我们队各个国家的养老新闻和动态都会比较关注,从中我们也去进行一些分析。现在日本的机器人产业,对养老有一些特别大的帮助,有些情况负担很大,一般的护理人员可能也扛不动,抱不动,可能就要借助机器人的手段,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我们也不断的去关注,如果有一些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行业当中,我们也积极地去获取。这些信息其实我们都在持续关注,因为这个方面不是一天两天会突然变化的,而是在不断的积累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去搜集这方面信息,然后我们再反映在设计当中。

我们也会把触角伸出来,跟各方面做沟通,也是了解到很多日本的这种医疗机构。他们也会到中国来,毕竟中国这个市场非常的庞大,它的数据的采集是非常迅速的,所以我们也听到有很多在中国设点,然后在这边进行医疗的活动。一方面帮助中国进行医疗的救助,另一方面,他们会在学术研究上有一些技术数据的积累。跟这样机构的一些合作,今后可能也是我们的一个发展方向。

现在正值春季,很多中国人都去日本看樱花,除了这些游客之外,其实更多人去日本是为了医疗产业。很多人去日本体检,去日本做治疗。中国富裕层也是越来越多,然而到日本毕竟语言不通,他们也存在一个养老问题,所以希望日本的医疗看护类的软件产品能够进到中国,这些人消费得起,而且他愿意消费,所以说医养产业的前景还是蛮广阔的。

Q:ATLAS在养老地产景观设计的项目中,具备什么样的独特性?设计的重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水岛良成:目前的市场如果找设计院来做设计的话,品质还是相对高端,要保证它的收益平衡。这些业主也有这个需求,其实不管是医养的项目也好,还有住宅的项目也好,对于设计师来讲,没有分得太开。就是说医养项目,酒店也是,我们会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一些日常的行为活动,找到使用者的特殊性,根据这些来制定一些特别的住宅区,或者公园的设施设备。

Q:以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在医养产业景观设计这方面ATLAS有什么长远的目标和计划吗?

水岛良成:对于我们设计事务所,对于设计师来讲,其实医养产业和其他设计都是一样的,医养地产要考虑它的人群,我们要站在老人的立场去考虑。若是运动公园,就要考虑到年轻人的活动状态。它们设计方向不一样,但是其实我们做的工作应该都是一样的。我们这种设计事务所,也不是说规模很大,即便我觉得是很大的,在北京这种大的设计院也不可能主导一个行业或者产业,所以就是我们只能顺应现在社会的发展,我们定计划其实也不太现实,只能顺应社会的发展,然后叫保守住我们的操守来做这个工作。

对于我们来讲只是现在自己要做好准备,养老地产也可以,酒店也可以,商业也可以,然后住宅也可以,公园也可以,各种,不管社会的走向在什么地方,我们都是可以应对的。

文章来源:景观中国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