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硫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属特种橡胶。含有硫原子的特种合成橡胶的总称。是脂肪烃、醚类等的二卤衍生物或它们的混合物和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多硫化物的缩聚物。每个重复单元具有两个到四个硫原子的直链。根据所用原料和它们的比例的不同,可以得到各种坚韧的块状、粉状或粘稠状液体物质。黄绿色、浅褐色或深褐色。密度1.28~1.41。玻璃化温度-42~-54℃。不溶于油类和各种溶剂,在二硫化碳中稍溶胀。不因氧、臭氧和日光等作用而发生变化。透气性小。拉伸强度和伸长率较低,需加入炭黑补强。由于其耐油性强,需用胍类、噻唑类、秋兰姆类等促进剂作软化剂,用二氧化锰、二氧化铅、过氧化锌作硫化剂。可与其他橡胶并用。其主要缺点是耐寒性、耐热性、粘着性较差,有臭味。主要用于制造各种耐油橡胶制品。可由二卤衍生物(主要是二氯乙基缩甲醛、二氯乙烷、二氯乙醚等)与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多硫化物(通常是多硫化钠等)在惰性介质中(如水、醇或丙酮的水溶液等)和分散剂(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碳酸盐如氢氧化镁等)存在下于60℃左右经搅拌缩聚等步骤而制得。
十九世纪中叶卡尔·杰柯勒·阿威格(karl Jakob Kowig)与萨诺蒙·威特曼(Sa-lomon Weidnan)发现了用多硫化钾与二氯乙烯共聚生成聚硫橡胶的方法。 1930年美国 ,蒂奥科尔(Thiokol)公司以约瑟夫·塞尔·帕特里克(Joseph Ceil Patrick)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四硫化钠与二氯乙烯为基本原料,开始了聚硫橡胶的商业化生产。
工业性的开发,主要在美国与德国,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初,形成了目前的规模。
在这期间应该指出的是以二氯化物作为单体的二氯乙基缩甲醛的出现,以及末端含SH基团的液态聚硫橡胶的面世。固态聚硫橡胶显示了超群的耐油性,而且在成本与性能方面还能替代其他合成橡胶,但目前使用范围较窄。另一方面,液态聚硫橡胶的用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现在主要用作建筑,复层玻璃,其他工业用的密封材料,以及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以往欧美地区经常使用的复层玻璃,从节能与舒适性的观点出发,现在已得到了推广。因为这种用途的密封胶要求具有与玻璃的粘接性以及对水蒸气的隔离性,所以主要用液态聚硫橡胶作为双层玻璃的密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