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卵磷脂研究进展

2018/06/19162 作者:佚名
导读: 磷脂最早是由Uauquelin于1812年从人脑中发现,Golbley于1844年从蛋黄中分离出来,并于1850年按照希腊文lekithos(蛋黄)命名为Lecithin(卵磷脂)。1861年Topler又从植物种子发现了磷脂的存在。1925年Leven将卵磷脂(磷脂酰胆碱)从其他磷脂中分离出来。而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大豆磷脂是在1930年发现的。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最主要成分。上世纪九

磷脂最早是由Uauquelin于1812年从人脑中发现,Golbley于1844年从蛋黄中分离出来,并于1850年按照希腊文lekithos(蛋黄)命名为Lecithin(卵磷脂)。1861年Topler又从植物种子发现了磷脂的存在。1925年Leven将卵磷脂(磷脂酰胆碱)从其他磷脂中分离出来。而迄今为止最为丰富的大豆磷脂是在1930年发现的。磷脂和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最主要成分。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磷脂研究在生命科学和脑科学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

剂型

工业用卵磷脂的剂型主要有:液体、颗粒、粉末三种,液体浓度在70%左右,颗粒及粉末可达95%以上。

大众型卵磷脂产品的剂型主要有:“软胶囊”和“颗粒”两种,也有少部分产品是片剂和粉剂。

卵磷脂软胶囊是以液体卵磷脂为原料加入甘油或大豆油稀释后,用明胶包裹而成,虽然服用较为方便,但有效成分含量低一般少于60%,并且添加了较多食品添加剂,因此价格较低,但需加大服用量。是大部分品牌卵磷脂采用的剂型。

卵磷脂颗粒主要是以颗粒型卵磷脂产品直接分装而成,或为减少颗粒的粘度加入造粒剂后分装而成,因有效含量高通常大于95%(最高可高达98%)、并且较少或不使用食品添加剂,因此吸收效率更高,对人体而言更为健康,但价格相对较高。所以卵磷脂颗粒的品牌较少。

生产工艺

从大豆中提取卵磷脂通常有化学法“丙酮提取法”和物理法“低温超滤法”。

丙酮提取法:是指利用含有卵磷脂的大豆油能够溶于化学溶剂丙酮的原理,在卵磷脂原料中不断的加入丙酮,逐步将大豆油去掉,从而留下卵磷脂。此方法卵磷脂的提取效率较高,工艺成熟,因此成本较低,是大部分卵磷脂产品采用的生产方法,但是因生产过程中使用有机溶剂,因此卵磷脂中会有化学溶剂丙酮的残留,并且大豆中天然的植物香味和色素也会被丙酮一同除去,所以产品颜色较白,气味较淡。

低温超滤法:是指利用卵磷脂分子体积大于大豆油的原理,在低温、高压状态下将大豆油用分子筛过滤,使得分子体积较小的大豆油通过滤网,而留下分子体积较大的卵磷脂。此方法工艺要求高、产量较低,因此成本较高,但因使用物理方法生产,因此无化学溶剂残留,并且较好的保留了大豆中天然的香味和颜色,因此产品颜色较鲜艳、豆香味明显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