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湖北]武汉:海绵城市 武汉先行

2015/05/051803 作者:佚名
导读:编者按: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湖北省武汉市,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是全国四大铁路主枢纽之一、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编者按: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湖北省武汉市,简称“汉”,俗称“江城”,位于中国腹地,是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是全国四大铁路主枢纽之一、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区域性航空枢纽、全国高速公路主骨架网络节点,具有连南接北、横贯东西的区位优势。

两江三镇的武汉,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22万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辛亥革命首义之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武汉市改革创新、励精图治,不断续写新的传奇。武汉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2014年,武汉市GDP突破万亿元大关,正以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建设海绵城市,既是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也是顺应自然、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低影响开发、减轻暴雨对城市运行影响的新途径。作为一个江湖水系发达的城市,武汉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城市建设模式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影响,印证了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有着“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精神的武汉市,将抢抓新机遇,施展新作为,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建设之路,奋力实现“大武汉”的复兴梦。

百湖之市,优于水而忧于水

武汉是座水城,因水而兴,受水之困,3500年的文明传承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水相依、人水相搏的治水史。

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汉水与长江的交汇处,水资源丰富、得天独厚。以长江、汉江以及府河构成水系基本脉络,由此形成汉口东西湖片、黄陂新洲片、汉阳片、武昌江夏片四大片相对独立的水网,水域面积之大让人惊讶,武汉现有主要河流165条、湖泊166个、水库269座,水域总面积2217.6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25%,号称“百湖之市”。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武汉留下了大禹伫立禹功矶、屈子行吟东湖畔的永恒形象,还有武汉近千万人口与水和谐共生的水经济、水文化。

武汉最大的特色是水、最大的优势是水、最大的后劲也是水、最大的隐患仍然是水。长期以来,防洪排涝始终是武汉的大事。1954年、1998年的防汛抢险战斗,使人们感觉到长江之水的凶猛。江城水事十雨九淹、城市看海、楚河汉街只见楚河没汉街,这些都是曾经发生的故事。雨季到来,武汉便全市进入“战时状态”,目标是“小雨中雨无渍水、大雨暴雨保交通、特大暴雨保安全”。人们把城市排水工赞誉为“地下美容师”、“最美排水工”和“城市清肠者”。城市水安全的老问题仍待解决,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接踵而来。

166个湖,是武汉人永久的“乡愁”。曾几何时,随着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以湖泊众多而闻名的武汉,湖泊不断被污染、蚕食,有的湖泊甚至因为填湖而彻底消失。湖泊面积缩减、功能退化是暴雨造成城市内涝的根源。而且,随着湖泊污染加剧,大部分湖泊水质下降,武汉市民的饮用水源地也被迫从湖泊转到了长江、汉江。

武汉面临的水问题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极具代表性。当前,武汉正处于大建设、大发展的高潮时期,水生态如何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母亲河长江的责任义不容辞,蓄与净的冲突、渗与滞的纠结、排与用的矛盾,仅靠传统方式已难以解决现实难题,只有建设海绵城市,让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才是水问题的综合解决之道。

知音之城,奏响“海绵”交响曲

武汉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年间,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伯牙鼓琴、钟子听琴”之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为武汉赢得了“知音之城”的美誉。

海绵城市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只有悉心领会,勇于实践,才能深得其妙。武汉建设海绵城市,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武汉城市圈的辐射带动功能,可在全国起到很强的示范作用。武汉争创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具备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

一是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一城秀水半城山,“江穿城、城镶山、山拥绿、绿映景”的“蓝绿网络”,形成天然“绿色海绵”的良好骨架。166个湖泊、165条河流、2217.6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38.9%的城市绿化覆盖率,为调蓄雨洪提供了广阔空间。

二是生态保护走在前列。武汉市在3261平方公里都市发展区中划定1814平方公里生态底线,成立了全国首个湖泊管理局(武汉市水务执法总队),颁布实施了全国首部最严格的湖泊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制订完成湖泊“三线一路”(水域蓝线、绿化绿线、建筑灰线、环湖路)保护规划。

三是积累丰富治水经验。武汉是全国惟一的节水型社会、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双试点”城市,现正全面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在水体截污、水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绿色建筑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显著实效。

四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近几年来,武汉实施城建攻坚计划,每年城建投资过千亿元,城市道路、绿化、排涝、治污、供水等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为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提供了较强的硬件支撑。

五是技术研究形成系列成果。“863水专项”在武汉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还包括《武汉市中心城区排水防涝规划》、《武汉市低影响开发的城市源头雨水系统应用与示范研究》、《武汉市中心城区混错接研究方案》、《武汉市中心城区湖泊港渠污染控制研究方案》等。

湖泊一个不少、水面一寸不减。2009年7月6日,以东湖沙湖连通工程为标志,一项涉及面积436平方公里,预计实施期为12年的“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正式启动。如今,“大东湖”生态水网、汉阳“六湖连通”、金银湖水网“七湖连通”等重大水生态修复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这些工程成为武汉地区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全国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提供了参考和范例。其中,四新生态城自觉秉承低影响开发理念,构建景观明渠、水景公园和生态型雨水排放系统,充分发挥自然、人工湿地的自净功能,打造了四新大道、连通港生态运河、方岛等突出亮点,成为华中地区的首座“绿色样板城”。

2013年,武汉市投资10亿元启动“山体修复”计划,重点修复治理公路、铁路、水路沿线和开发区、风景区、居民区可视范围内的破损山体,进一步实现显山透绿。已建成的全长90公里的三环线绿化带、正在建设的全长143公里的四环线林带,都为江城构筑了一道道美丽的绿色生态屏障,形成一条条“环城生态廊道”。

海绵之体,托起生态水环境

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逢大雨主要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排水,这样的排水模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下游排水压力。武汉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按照新时期“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整治、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全面协调、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形成“四个同步”的整体行动,即:示范试点与全市整体同步推进,工程建设与机制体制同步创新,保护修复与低影响同步开发,源头减排、过程控制与系统同步治理。

防洪除涝抗旱并重、开源节流保护并举、建设管理改革齐抓。武汉市将统筹协调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土地开发利用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建设发展模式,领跑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试点目标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理念机制创新为先导、以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试点建设取得实效。建成一批试点项目,探索一条适应国家新要求、符合武汉发展需要的城市建设新路,建立一套完善的、统筹指导城市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搭建一个集城市规划、排水、园林、道路交通于一体的科学管理平台,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城市建设技术指标体系。武汉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新城将达到85%、旧城达到75%,内涝防治标准达到50年一遇,城市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武汉市城市规划建设管控环节,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市新、改建项目一律按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执行。

武汉市将采用“2 N”模式,集中示范、分区试点、全市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青山示范区面积23平方公里、四新示范区面积15平方公里是武汉选择的集中示范区。一旧一新两处示范区在示范期内计划投资102亿元。其中,政府计划投资35亿元、PPP融资52亿元、争取国家补助15亿元。青山示范区重点围绕老工业区、棚户区、老住宅区、水敏感区、循环经济试点区,打造旧城改造典型示范。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将新建改造社区1376公顷、改造道路30条、新建改造公园6个。城市传统排水系统将新建管网114公里、新建泵站3座。城市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将新建改造整治港渠17.8公里,整治堤防7.5公里。四新示范区重点围绕新型宜居生态城区形象,探索建设管理新机制和配套政策。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将新建改造社区723公顷、改造道路20条、新建改造公园12公顷。城市传统排水系统将新建管网114公里,城市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将新建改造整治港渠22.9公里,新建调蓄池2.57万立方米。

分区试点的任务已经明确,硚口区以武汉园博园为依托进行园林排水多样化技术的遴选;江汉区继续深化武汉中央商务区城市综合海绵体建设;江岸区可结合新湖新渠串联后湖公园与堤角公园,探索一渠二园水系联通的模式;洪山区在青菱组团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思路打造住宅新区;武昌区重点打造东沙核心区;东湖高新区试点在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生态改造;武汉开发区结合工业区的布局对现有停车场实施改造。

利用开展城市“绿道年”、“路网年”、“停车场年”的契机,武汉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组织排水,滞渗为先、净蓄为主、排用结合,精心呵护原有的“天然海绵体”,大规模构建新的“绿色海绵”,让武汉这座极具特色的东方水城,真正成为世界遗产。

创新之源,探索“海绵”新机制

武汉“每天不一样”,创新驱动是武汉的突出特色。武汉是国家“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的龙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化提升武汉城市圈辐射带动功能,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武汉始终先行先试,走在前列。

海绵城市理念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多年,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理论、规范与标准任重道远。武汉将以加速度求新求变,积极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机制体制。

一是健全完备、执行有力的法规体系。严守生态底线,严格执行《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湖泊保护条例》,全面执行《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

二是形成责任明确、应对有效的管理体系。构建政府部门、建设平台、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海绵城市建设综合有机体系。严格督导考核,出台《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考核办法》,建立政府监管的问责机制。强化奖惩机制,建立市区两级奖励机制,建立退出机制。

三是完善多元集成、有序推进的项目体系。制订《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武汉市海绵城市试点三年建设年度计划》,立足长远谋划、分期实施、有序推进。

四是研发技术先进、有效适用的技术体系。围绕顶层设计、设计标准、技术选择、养护指导4个层面,推出《武汉市海绵城市控制性规划》、《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设计标准》、《武汉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设施养护技术指导》。

五是创新规范、开放透明的融资体系。探索PPP融资、水权交易、排污权交易、水价合理调整等市场机制,探索“拨改租”等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机制,引领示范海绵城市建设,将会给武汉带来“透、靓、净”的全面提升。打造会“呼吸”的江城,将让水源更丰沛、出行更安全、绿化更靓丽、生态更优秀、城市更美丽。(张妍)

来源:中国建设报

文章来源:造价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