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天体光度测量分

2018/06/19117 作者:佚名
导读: 目视测光 以人眼为探测器,测得结果为目视星等,其平均波长大致为5500埃。目视测光在天体测光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星等标度是在目视测光基础上建立的。以目视测光方法测量了大量恒星的星等,编制了著名的《波恩星表》(BD)等。但因目测精度低,标度不稳定,现今只在某些近距目视双星和一些变星的测光中采用。 照相测光 用天文底片作探测器。对点光源,考滤到底片响应的非线性,必须在同一

目视测光

以人眼为探测器,测得结果为目视星等,其平均波长大致为5500埃。目视测光在天体测光史上起过重要作用,星等标度是在目视测光基础上建立的。以目视测光方法测量了大量恒星的星等,编制了著名的《波恩星表》(BD)等。但因目测精度低,标度不稳定,现今只在某些近距目视双星和一些变星的测光中采用。

照相测光

用天文底片作探测器。对点光源,考滤到底片响应的非线性,必须在同一底片上拍摄待测星和一系列(从亮到暗的)星等已知的比较星。然后,用光瞳光度计或全自动底片处理机测量这些星像。由测量仪器的读数和已知星的星等作校准曲线,从该曲线内插和归算出待测星的星等。若待测星周围没有光电比较星序列,对要求不高的测光工作,现在仍间或用照相方法自定比较星序列,例如可以拍一些用物理方法按已知比例减弱的恒星。用蓝敏底片进行照相测光,得到照相星等,平均波长约4300埃。用对其他波长敏感的底片,并加适当的滤光片,可得到与目视星等类似的仿视星等、红星等和红外星等。

照相测光有许多误差来源(如乳胶不均匀、场差、显影时的缺点等),所以精度不如光电测光。一般均方误差约0.05星等。此外,照相测光的动态范围比光电测光小。照相测光的优点是能同时拍摄大面积天区的许多恒星,适宜作巡天和统计工作。如果采用线性响应的核乳胶和电子照相机,那么,原则上只要知道一颗定标星的星等,就可得出其他一切星的星等。观测的极限星等又可大大提高。

光电测光

主要仪器是光电光度计。因光电倍增管的线性响应和采用高精度的电子测试仪器,光电测光是准确度和灵敏度最高的测光方法,一般精度达到0.01~0.005个星等之间,较差测量时,可达0.001个星等。光电测光时,选择适当的光阑,让星像位于光阑中,记取仪器读数,此数减去光阑对准夜天背景(见夜天光)时的读数,即为星光产生的仪器响应。这个响应同星光成正比,可由此响应按星等定义直接求观测系统的星等。通常将此星等归算为大气外的星等并转化为标准系统。光电测光所得到的星等称为光电星等。近年制成能同时测量几个波带或同时测量变星和比较星的多通道光电光度计,同电子计算机直接联系起来,能迅速得到结果。光电测光适宜于测定星等标准,测量恒星亮度的快速变化,进行多色测光。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光方法。

面源测光

对具有延伸像面的天体,如星云、星系、日、月、行星进行测光,称为面源测光。面源测光有两种:①研究天体视面上亮度的分布,求其明度星等(每平方角秒的星等数);②测量天体整个视面的累积星等。照相方法测量面源亮度分布时,为建立底片特性曲线,用实验室的管光度计拍摄校准记号;或者用特殊照相技术拍摄一些比较星的具有一定均匀密度面积的像,以避免因星像结构和大小不同而引入误差。有的照相密度计和光电光度计的光阑(或狭缝)可沿天体延伸面像扫描,得出天体视面等光度曲线。这种测量能研究天体表面细节的物理特征或河外星系结构。当光电测量累积星等时,光电光度计的光阑应包括整个天体视面,或用积分法求累积星等。累积星等代表天体的总辐射,也是对遥远星系距离的一种度量。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