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多核处理器技术瓶颈

2018/06/1958 作者:佚名
导读: 布赖恩特直言不讳地指出,要想让多核完全发挥效力,需要硬件业和软件业更多革命性的更新。其中,可编程性是多核处理器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旦核心多过八个,就需要执行程序能够并行处理。尽管在并行计算上,人类已经探索了超过40年,但编写、调试、优化并行处理程序的能力还非常弱。易观国际分析师李也认为,“出于技术的挑战,双核甚至多核处理器被强加给了产业,而产业却并没有事先做好准备”。或许正是出于对这种失衡的担

布赖恩特直言不讳地指出,要想让多核完全发挥效力,需要硬件业和软件业更多革命性的更新。其中,可编程性是多核处理器面临的最大问题。一旦核心多过八个,就需要执行程序能够并行处理。尽管在并行计算上,人类已经探索了超过40年,但编写、调试、优化并行处理程序的能力还非常弱。

易观国际分析师李也认为,“出于技术的挑战,双核甚至多核处理器被强加给了产业,而产业却并没有事先做好准备”。或许正是出于对这种失衡的担心,中国国家智能计算机中心主任孙凝辉告诉《财经》记者,“十年以后,多核这条道路可能就到头了”。在他看来,一味增加并行的处理单元是行不通的。并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表明,并行粒度超过100以后,程序就很难写,能做到128个以上的应用程序很少。CPU到了100个核以上后,现在并行计算机系统遇到的问题,在CPU一样会存在。“如果解决不了主流应用并行化的问题,主流CPU发展到100个核就到头了。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样的革命性的进展能解决这些问题。”孙补充说。

实际上,市场研究公司In-Stat分析师吉姆克雷格(Jim McGregor)就承认,虽然英特尔已向外界展示了80核处理器原型,但尴尬的是,目前还没有能够利用这一处理器的操作系统。中科院软件所并行计算实验室副主任张云泉也持类似的观点。他对《财经》记者表示,这个问题实际一直就存在,但原来在超级计算机上才会遇到,所以,讨论也多局限在学术界。而现在,所有用户都要面对这样的问题。

目前,多核心技术在应用上的优势有两个方面:为用户带来更强大的计算性能;更重要的,则是可满足用户同时进行多任务处理和多任务计算环境的要求。两大巨头都给消费者描绘出了使用多核处理器在执行多项任务时的美妙前景:同时可以检查邮件、刻录CD、修改照片、剪辑视频,并且同时可以运行杀毒软件。或者利用同一台电脑,父亲在查看财务报表,女儿在打游戏,母亲在给远方的朋友打网络电话。但并不是所有家庭只有一台电脑,也不是所有用户都要用电脑一下子做那么多事,更何况目前的大部分应用程序还并不能自动分割成多任务,分别交给多个核心去执行。所以,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多核所带来的实际益处,很可能并不明显。而多核所带来的挑战,或者说麻烦,却是实实在在的。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朗道布赖恩特(Randal E Bryant)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就坦称,“这给软件业制造了巨大的问题”。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