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处在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位置,辖区总面积1208平方公里,总人口74.42万人,是一座风光秀美、历史悠久、正在崛起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迁安是京津冀地区小城市经济的领跑者,在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排名中列第19位,连续10年居河北省30强县之首,2013年GDP超过1000亿元。近期,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组织的2015年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评审工作中,经过激烈竞争,迁安市脱颖而出,顺利通过评审答辩,成为我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
迁安创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强调优先利用绿色、生态化的“弹性”或“柔性”设施,并注重与传统的“刚性”设施有效衔接。通过“刚柔相济”,加速建立和完善城市的“绿色海绵体”,强化对城市径流雨水的排放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缓解内涝、减少雨污排放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改善城市景观等多重目标,最终为城市构建起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统,为全面创建“魅力钢城、绿色迁安”提供有力支撑。
迁安外秀于“钢”,内秀于“绵”
迁安是环京津、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里是黄帝故都,古韵悠长。黄柏峪古老岩石距今38.5亿年,是“地球岩石鼻祖”,山叶口国家地质公园被誉为“全息太古时代地质地貌档案馆”,迁安拥有安新庄遗址等新石器遗址18处。迁安市博物馆陈列着一具古菱齿象化石,是亚洲地区最完整的大象化石之一。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穿越迁安境内45公里。
迁安是北方水城、生态绿城。从2003年4月开始,迁安先后实施了滦河生态防洪工程、三里河综合治理工程,形成了近万亩黄台湖景观,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迁安城市基础实力较好,2013年财政收入76.26亿元,每年城市基础设施投入6亿元以上。300米见绿、500米入园,“三山拱卫、两河环绕”的山水园林景观令人流连忘返。“一横三纵”的生态绿道连接城乡、贯通全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0.8%,先后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等荣誉称号。
因铁而起,因钢而兴。迁安境内铁矿资源丰富,素有“铁迁安”之称,铁矿石储量27亿吨,建有亚洲最大的露天铁矿。依托境内有资源、沿海有大港的双重优势,以首钢迁钢公司为龙头,精品钢铁业蓬勃发展。目前,迁安依托资源禀赋天成、产业支撑强劲的优势,建设对接京津、辐射周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努力开创“魅力钢城”的美好明天。
近年来,迁安主动秉承海绵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建设。比如,三里河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打造生态驳岸与雨水湿地公园,注重提升对雨水的渗透与积存,把一条臭水沟改造成“会呼吸的河道”。工程获得了世界景观奖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在滦河综合治理工程中,强调提升调蓄能力,蓄水量达5000万立方米;着力增加水域、湿地和绿化面积,既提升景观效果,又提高雨水蓄存能力;采用软化下垫面的措施,使雨水能迅速渗透补充地下水。又如,黄台山公园建设打造人工湖与利用植草沟,人民广场建设下沉式广场与绿地,龙形公园打造景观水渠等。这些点或系统都体现了海绵城市理念,这为迁安积累了技术经验,成为建设海绵城市的先行者。
城市有水不见水,谨防龙王两面脸
迁安市位于燕山—太行山600毫米降雨线一带,人均水资源量仅436立方米,同时,雨热同期、降雨集中,一方面常年极度缺水,另一方面汛期大量降水白白流失。加之滦河穿城区而过,上游修建的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是引滦入津的源头,每年向天津供水10亿立方米。受上游拦蓄和调水工程的影响,本地水资源量锐减,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依赖地下采水。地表水可利用量小,地下水开发利用强度达到76.1%,部分乡镇已超过90%。
迁安是京津冀地区新兴工业城市,当前,以钢铁制造、矿石采选和化工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导致工业用水量居高不下,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迁安工业用水所占比例持续攀高,地下水占供应水源的比例超过80%,城市自来水厂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城市规划期末(2030年)水资源缺口更大,尤其遇到干旱年份,缺口高达36%,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制约迁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地有多大产,全看滦河“两面脸”。在水安全方面,迁安历史上曾是水患多发地区。目前,滦河防洪标准较高,但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导致新老城区发展失衡,老城区和城中村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完善,老城区给排水设施相对滞后。由于降雨集中,城市内涝现象时有发生。老城区存在积水路段42处,内涝高风险区占老城区面积40%以上。尤其是老城区雨污合流管道的占比超过50%,道路积水和内涝风险较高。在水环境方面,经过近几年对滦河、三里河的治理,迁安地表水质有了大幅改善。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仍然不足,目前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经满负荷运行,难以满足未来14万吨/天的污水处理需求。污染排放会对下游河段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提升迁安污水处理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缺水地区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令迁安上下倍感振奋。迁安具有建设海绵城市的迫切需求,从2014年开始,迁安就成立了组织机构,专门负责海绵城市的建设工作,全力保障海绵城市建设顺利推进。
新老融合立示范,刚柔并济求实效
迁安打造海绵城市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京津冀缺水地区新兴城市整体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为实现这一目标,迁安在30平方公里的主城区内,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建设需求突出的区域作为示范区。包括老城区、城中村和新城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占主城区的67%。示范区位于滦河、三里河之间片区,覆盖主要水系和公园绿地等重点工程,有利于新老城区的融合与协调发展。
根据技术指南和全市实际,迁安确定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6%,对应的24小时设计降雨量是29.3毫米。根据地域差别,确定新城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5%,老城区和城中村的控制率相对低一些,分别为78%和75%。通过大规模采样计算,将指标落实到了8个地块和214个具体工程上。指标体系还包括“渗、滞、蓄、净、用、排”6个方面的具体指标。
针对“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老城基础设施滞后、新城偏景观轻功能”等现实问题,迁安市按照“因地制宜、分区控制”的原则,确定不同区域的主要建设任务,科学构建示范区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设施系统框架。推进“渗滞为主、蓄排结合、净用相辅”的建设模式,统筹安排具体的建设工程。对村庄、居住小区、商业及公建、绿地广场、道路交通进行综合改造或新建,有效增强城市的海绵“弹性”。
为保障海绵城市顺畅运行,迁安在建成区外安排了包括污水处理厂改扩建等9项工程。同时,也安排海绵城市一体化信息平台工程。迁安的海绵城市建设,将重点推进五大类214项工程,总投资40.05亿元,其中2015年~2016年为主要的工程建设期,将完成总投资的80%以上,2017年以后为运营期。
资金来源有4个方面,一是地方财政投入,迁安市地方财政总计投入15.45亿元,二是中央财政补助,三是PPP项目融资,四是相关企业投入。
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个惊喜
大力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减少对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提升城市品质、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实现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近年来,迁安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城市排水防涝规划、城市水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先后出台《迁安河道管理办法》、《迁安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迁安市城镇蓝线管理办法》、《迁安市城区防洪防汛应急预案》、《迁安市城市建设项目雨水收集和径流控制管理办法》、《迁安市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的意见》、《迁安市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制度,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迁安推广奠定了重要基础,推动与保障了相关工程建设的实施。
为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迁安提出四大保障。
一是加强管理体系建设。成立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小组。在进一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打破部门之间的界限,协调联动,形成合力,抓好项目规范运作。
二是完善规划体系。在完成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基础上,把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融入总规、控规和各专项规划当中,推动城市总规、控规、分区规划和有关专项的修编,统筹新城区建设、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园林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
三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推进规划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灾害应急管理、投融资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创新。重点在评估考核方面,结合年度考核目标,建立按效果付费制度。
四是构建能力体系。加快完善内涝预警与应急管理机制,包括应急组织、预警监测和应急物资;构建海绵城市一体化信息平台,包括在线监测、实时评估和预警、海绵城市规划建设一张图、工程实施评估与考核。
迁安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一是经济效益。累计投入接近45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改善城市内涝现象,减少居民财产损失;减少雨污排放,降低污水处理成本;促进土地升值,带动相关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生态环境效益。在水资源方面,补给地下水资源928万立方米,蓄存雨水17万立方米,新增供水能力5万吨/日;在水安全方面,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雨水管渠排放标准20年一遇以上;在水环境方面,雨污分流比例90%以上,有效缓解污水处理和三里河环境压力,地表水质维持在Ⅳ类以上。
三是社会效益。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均衡发展;相关工程建设,可拉动社会就业3500人以上;通过宣传发动,可极大增加市民的环保意识。
作为京津冀缺水地区的新兴城市,迁安将围绕“开创1个模式、探索两套技术、成就1个系统”的目标,整体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1个模式是以水资源安全保障为核心目标,以增加地下水补给为主要任务,以完善基础设施为主要途径,建立京津冀缺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框架和模式。两套技术,一套是以“因地制宜、渗滞为主、蓄排结合”低影响雨水系统为主体,形成的海绵城市建设老城区(城中村)改造技术。另一套是在园林城市建设基础上的功能优化与提升改造,形成的城市新区低影响开发设施优化提升技术。1个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实施评估与考核系统。包括海绵城市一体化信息平台考核评估和PPP项目按效果付费与考核两部分。
穴蚁知泉传佳话,唐王枪插饮马河。这些历史典故见证了迁安大地的涵水美德,也预示着迁安海绵城市建设必将绽放别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