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装修污染是一种严重影响现代人生命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现实生活当中身边的例子也是足以证明这种装修污染的危害了。
在具体危害当中主要表现为患有白血病或者其他癌症,如果是孕妇或者是没有生育的年轻人会导致不孕不育以及胎儿畸形早产等等诸多危险,如果是儿童则会带来智力的发育以及身体器官发育不良,下面我们来看先除醛后安家的必要性。
甲醛肆虐,孩子饱受伤害
有关流行病学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四,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50%是儿童。尽管当前甲醛导致白血病的证据不够充分,但是某儿童医院透露,其血液病研究所10年收治的1800多名白血病患儿中,有46.7%的家庭在发病半年内进行过装修,由此可见,不良室内空气环境将对儿童的健康是会造成直接伤害的。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式公布的居室有害物质达189种,危害较大的有甲醛、苯等,它们大多包含在装修材料、建筑材料中,而且其有害物质释放期通常都在三年以上。
家庭装修常用的涂料,一种是内墙使用的乳胶漆,另一种则是木制家具使用的木器漆,这两种涂料中都含有大量的甲醛和苯等成分。如果涂料的游离甲醛过高,在使用期间甲醛会逐渐向空气中持续挥发,从而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当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们就会有不适感,比如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胸闷、气喘、皮炎等,严重时甚至导致癌症的发生。
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也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室内的苯系物污染则更为可怕,因为苯的本身就是强致癌物质,还能引起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可导致胎儿先天性缺陷。
夏季甲醛超标集中发生的原因
室内甲醛污染释放源分为长期和短期,长期污染释放源主要是装饰性材料和家具等使用的人造板,人造板在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脲醛树脂胶。脲醛树脂胶在受潮受热的情况下,会分解释放出游离甲醛,最长释放周期可达十几年,所以甲醛释放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比较大。
当室内温度低于23℃,特别在秋冬季节室内温度在10℃以下,人造板中的脲醛树脂胶比较稳定,几乎不会分解释放出游离甲醛,所以秋冬季即便感受到新家室内的异味,但检测甲醛也很少超标。
同样的房间,到了夏季,特别是当室内温度接近30℃时,室内甲醛就可能出现严重超标现象。据日本科学家测算,温度每升高1℃,室内甲醛浓度增加12-13%。例如23℃时,甲醛浓度是0.10毫克,30℃时,甲醛浓度将达到0.22毫克,35℃时,甲醛浓度将达到0.41毫克。通俗来说,就是温度越高,甲醛浓度越高。
总结:建议大家在新房入住之前能对房屋的空气质量做一个评估,最好是找专业机构做一次室内空气检测。根据检测情况再来考虑是否入住,切不要因为着急入住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