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印寺,位于湖南长沙市宁乡县沩山山腰、毗卢峰下。
这座寺院看似不大,如今看起来也不起眼,但是却是中国佛教南禅五大宗之一沩仰宗的起源地。
自唐代开始,至今已经有千年历史,而且密印,来源于佛教中的“密传心印”一语,意味深长,传说极盛时有僧众3000余人,寺内铸有千僧锅,声震山野。
当然了,除了历史上悠久,青年毛泽东和萧子升来到这个寺院住过,也成为一段佳话,至今在寺院里还有两人曾经住过的房间,保留原样。
据记载,在1917年暑假,青年毛泽东和萧子升一起在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地游玩。
俩人一把雨伞,一个布包,剃发光头,从长沙出发,一路前行,先来到沙田何叔衡家中,拜访以后,又慕名拜访密印寺。
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二人来到了密印寺山门。对门口小沙弥说:“我们是为乞讨而的。”小沙弥说:“乞讨与佛门本来就是一回事。”便让进寺院。
二人提出要谒见方丈,小沙弥见是求乞的,便婉言拒绝。但是二人递进名帖,方丈见“毛”字寥寥数笔却占三格,“萧”字洋洋上十笔却拘于一格,认定毛泽东非同凡人,破例接见,并开素筵共进晚餐。
于是,两人纵论深谈了两天三夜,毛泽东也由密印寺之行感悟:“救国救民在于找到大本大源,而大本大源在于工农大众”。或许这些是后来的寺院僧众所无法想象的。
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还曾感触深厚的谈及此事,1956年,毛泽东亲嘱宁乡县委书记张鹤亭:“沩山是个好地方,有个密印寺,要好好保护起来。”
于是,这段话便被刻在了如今密印寺千手观音台阶处。
而源于此,密印寺也被保护完好,至今两人住过的房间里,打扫干净,保留原样,供游人参观,也算是一种渊源。
密印寺寺门有联曰:“法雨来衡岳;宗风启仰山。”正所谓:山不再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