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天台榧树不是树!

2018/09/06210 作者:佚名
导读:榧树村位于天台坦头镇,地处苍山南麓,因村中以谢氏聚居为主,故又名谢氏村。该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当时谢氏先祖随宋室南迁隐居于此。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是目前为止天台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 天台榧树不是树 说到天台的榧树,不明所以的

榧树村位于天台坦头镇,地处苍山南麓,因村中以谢氏聚居为主,故又名谢氏村。该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当时谢氏先祖随宋室南迁隐居于此。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是目前为止天台县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村落。

天台榧树不是树

说到天台的榧树,不明所以的小伙伴一定以为小编要讲天台的一种特产!然而天台榧树不是树,而是一个村。天台榧树村的形成源于村前的那株古树,那株每年秋季结满香榧的榧树。一条古道从榧树下经过,鹅卵石就这样一路从天台县城铺向邻县宁海。

岁月间,也不知多少人风尘仆仆地从这条古道走过,经过这株榧树时,每位赶路的人都会慢下脚步,坐在榧树下的那块青石上歇脚。700年前,一位谢姓的路人却在榧树下一坐就不走了,他在这儿安下了家,一个村庄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人们称这个村庄为榧树,榧树村从此成为了谢氏的家园。翻开《谢氏宗谱》,人们得知这位路人是谢幼如,宋丞相鲁卫王谢惠正的后裔。清代文学家潘耒在他的《游天台山记》曾道:“明日,复东,过榧树岭,为谢氏族居,是宋祥兴太后家也。”

太极八卦村

榧树村在建村初时,选择了八卦形作为基本平面布局,根据苍山脚下的自然条件,后门坑穿村而过,九龙倒流溪(溪水从东向西流)抱村而过。八卦形的阳极为村落,阴极为一大片水田,选择以阳极为村落,喻意村庄兴盛不衰,可谓“依太极图形,取不败之意”。

后门坑成S形状隔开村落与山丘,正好是一条阴阳鱼的界限,坑水的南边“阳鱼”、坑水的北边“阴鱼”,阴阳鱼眼处分别是一个高点,阴鱼眼是高山祠堂(三房祠堂),阳鱼眼是后角头三层楼,整体布局为中国传统风水学的体现。

古街

当年,古驿道两侧的房子开起了商铺时,赴往宁海的路人就在街上的小客栈上歇脚,也有更多的人在街上开店经商,如此一来,榧树村就变得热闹与兴旺起来了。古驿道现在是断断续续了,恰似人们的记忆,但对于古驿道的情感却在心中的某个角落涌动。

经过村中的这段古道依然完整,500米长的老街依然透着一丝苍古,并且融入了古村的人情风貌,两旁的建筑基本上保留着清朝的风格。走在铺着鹅卵石的老街上,恍惚时光回到了古时,那繁华的商铺、熙攘的人群,还有那后山空谷的鸟鸣、行人嘈杂的足音……

谢氏祠堂

天台有众多保存完好的宗族古祠堂,它们与古民居、古街、古桥等等一起成为古村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谢氏村最初由5个兄弟发展起来的,其中四房、五房迁居别处,现存村中还保留着三座宗祠,分别为总祠、二房祠堂和三房祠堂。

谢氏总祠为村中最大的建筑,祠堂门楼是二层高的拱形券门,民国时期建筑风格,上竖“谢氏宗祠”四个楷体大字。仅挨大门的为一座歇山式戏台,始建于清,戏台中间有一"镜"字,顶上有双龙戏珠图,大殿中保留有"敦睦堂"、"主持道学"二匾。

三房祠堂处在鱼眼位置,现仅存一正殿和左右厢房,破损严重。二房祠堂相对保存完整,尤以古戏台天花板上的彩绘保留相当完好,共有45块,均以古代《三国演义》、《水浒》等传统小说为题材,不得不佩服谢氏族人保护古祠堂的意识很强。

街下

一个古村总有几幢老宅保存着村庄的记忆,见证着村庄的变迁。在老街的一侧,一幢被村民称为“街下”的民居,依然古韵悠悠,民居为三合院格局,为楼主谢允中所题“东山一老”的匾额,200年间就一直挂在中堂上,显示的是对于这位贡生老人的祝福与敬重。

那是发生在清道光八年的故事,88岁的谢允中端坐在堂前,回想着当年考取贡生时那个场面。那张捷报榜就贴于中堂的木板墙上,这种喜悦就一直随着这张捷报榜洋溢于老宅。百年的风雨最终还得冲淡旧时的心情,木板墙上的文字也会无情地斑驳了人们的记忆。

旗杆礅

上园三透当年是三个大道地相连的建筑,现在也只有不完整的二进道地了。门前立旗杆礅,就意味着楼主获得了举人以上的功名,榧树以前有过多少旗杆礅,人们已无法统计,现在村中只留下了上园三透门前的这一只旗杆礅了,其余或已拆除,或已倒塌。

“文礅武夹”是人们对于天台旗杆礅的总结,文举人门前的旗杆礅为整块石料构成,而武举人门前的旗杆礅则是二块石料相夹而成,上园三透门前的这只旗杆礅为武夹,村民们用“六代人不穿草鞋”来形容宅主世代的荣耀。

谢国钦故居

古村的后角原有二幢老屋,为村民谢国钦、谢国梁两兄弟所有,可惜的是谢国钦的住宅在2006年一个春夜的火灾中消失了,只有门楼上的“东山擢秀”四字在空旷的火着坦中巩固着村民们的记忆。

宅院有一方匾额,上书“国会议员”四字,上款为:“大总统黎元洪”,下款为:“谢国钦”,此匾额现还完整地保存。当年康有为访天台山时,曾做客于谢国钦家,并为他题写了一幅楹联:“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这对楹联在民国年间就一直挂在中堂。

谢国梁故居

谢国梁住宅与其兄的宅院也就是一巷之隔,宅院为三合院格局,当年谢国梁从日本留学归来,就在家乡建起了这座当时榧树村唯一的一幢三层楼房,正房中西合璧,有明显的日式风格。而左右的厢房则是中国传统的风格,这座小院在山村中显得有些另类。

“入山犹恐未曾深,空谷惊闻有足音。乞火偶来挑药客,引雏常狎啄余离。蜗书坏壁观三谛,月上虚窗印一心。百道鸣泉孤坐听,为谁呜咽为谁吟。”坐在谢国梁的故居中,读着他的诗,一切世俗的欲望,都随泉水消失在时光的深处。

极乐寺

1926年,为迎奉即将来天台弘法的弘一法师,谢国梁出资在榧树村东南方的山里专门兴建极乐寺。不知道谢国梁当时在建极乐寺时,是否脑子里已有出家的念头?我想的是,他可能从与弘一法师认识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终将走上这条路。

事实也是如此,1927年,谢国梁在办完其兄谢国钦丧事后不久,感到万念俱寂,遂抛妻别子,丢下万贯家财,决然去了厦门南普陀寺,在那里剃度出家,法号“寂云”,后来去了南京、杭州,1958年在四川峨眉山圆寂,成为一代高僧。

九龙潭

九龙潭位于榧树村龙潭坑,是天台小八景之一,指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坑涧中的九口深潭,即绒丝潭、畚斗潭、砚台潭、捣臼潭、蜂桶潭、浴桶潭、牛草桶潭、草糊潭、水井潭合称“苍山龙湫”。它源自天台境内最高峰苍山,流泉、瀑布、碧潭,这里深受溯溪爱好者喜爱。

天台词调

天台词调(台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浙江省天台县一种地方戏剧剧种。据传,清同治年间,天台城一位名叫“袁国仁”的文人,他参照昆曲对当地民间曲调进行整理,并以词牌为名,称之为“词调”,逐渐成为天台民间一大剧种。

榧树村词调剧团成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解放后,并由男班改为男女合演。“文革”时期,词调剧团解散。1977年恢复演出,足迹遍及周边县市。1982年停演,近年又重新恢复。榧树村村民十分喜爱词调戏,他们称之“榧树词调”。

如今的榧树村已寻不到一株榧树

没有了榧树的村庄

依然称为榧树村

榧树村如同一棵被岁月遗落的香榧

依然散发着浓浓的韵味

天台还有哪些村庄

你想向大家介绍呢?

END

信息来源:台州在线、风雅天台、天台山文化、天台电视台、天台之窗

摄影:阿弥陀佛、稻草人等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