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页岩气发展迅猛。截至2016年,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的龙马溪组海相页岩气已初步规模开发,我国页岩气产量达到78.9亿立方米,仅次于美国、加拿大。与致密气相比,页岩气有其自身特点:一是从宏观上看,页岩储层分布均匀,非均质性不强,优质储层段集中分布,有效储层平面分布连续、稳定,表现为“大甜点”分布特征,甜点区范围可达数十至数百平方公里。二是流体赋存状态多样,页岩储层储集空间主要为纳米级孔隙,渗透率极低,由于页岩气自生自储,含水饱和度较低,一般不存在可流动的地层水,含气饱和度可高达80%以上,但孔隙结构复杂,游离气与吸附气共存。三是从改造条件上看,四川盆地页岩储层页理发育,局部发育天然裂缝,且天然裂缝走向与目前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有一定夹角,因此,页岩储层具备大型人工压裂改造形成复杂缝网的先决条件。这也与页岩储层“大液量、大砂量、大排量”的压裂技术符合。
依靠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西南气区在页岩气开发上总结出一套页岩气效益开发模式。在长宁区块,通过靶体位置优选,锁定优质层位;钻井过程中采用旋转导向技术,保持井筒完整性和光滑性,快速钻进;形成一套低黏滑溜水+高强度、低密度支撑剂+速钻或可溶桥塞的工厂化压裂模式;高效的管理机制也为页岩气的有效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甜点区和靶体位置优选、优快钻井、大型体积压裂、工厂化作业等技术的突破,提高了页岩气的单井产量,实现了页岩气从无效资源到单井有效开发的技术跨越。
同时,西南气区的页岩气上产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首先,四川人口密集,地势险要,环境脆弱,组织难度大,地面工程建设速度面临压力。其次,如何进一步提高页岩气采收率,提高资源的动用程度,也是在快速建产的同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第三,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资源埋藏越来越深,对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如何进一步降低页岩气综合成本,意义重大,一定程度上说,关乎页岩气产业的命运。在以后的工作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缩小井距,提高储量平面动用程度;通过W形上、下两套水平井立体开发,提高储量纵向动用程度;采用控压生产方式,提高SRV内部的储量采出程度。试验成功后,这3项措施,可使采收率提高到40%以上。另一方面,钻井、压裂仍是进一步降低综合成本的关键环节,需要研发适用性更强的开发技术或工具,采用低成本的支撑剂,优化压裂液用量等系列措施,降低单井综合投资,实现公司页岩气规模效益上产和长期稳产。
(中国企业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