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中国首创| 厉害了,“大圆桶”防波堤工程

2018/09/06123 作者:佚名
导读:在连云港徐圩港区,一个个桶型结构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原来,这条长达22.3公里的奇特建筑是采用海洋新型桶式基础结构的防波堤工程。作为国内首创的“超级大圆桶”结构,不仅技术先进、节能环保, 而且大大节约了工期、节省了大量砂石料,建设一条堤能

在连云港徐圩港区,一个个桶型结构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原来,这条长达22.3公里的奇特建筑是采用海洋新型桶式基础结构的防波堤工程。作为国内首创的“超级大圆桶”结构,不仅技术先进、节能环保, 而且大大节约了工期、节省了大量砂石料,建设一条堤能够省下一座青山。

连云港海域的局限与创新

由于连云港海域淤泥层厚,通常采用斜坡堤、抛石堤、爆破挤淤堤的方式,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石料。

在以往,如果要建造一条防波堤需要几年时间,而如今,一年多时间就能建成一条“海上跤龙”。在徐圩港区防波堤工程施工中,中交三航江苏分公司科技创新,改进工艺,建造了让业内人士纷纷竖起大拇指的创新、环保的防波堤。

桶式基础结构由下层椭圆形基础桶体,和上层两个圆桶组成,下层基础桶体长30米,宽20米,高8.5至10.15米,通过纵横各两道隔墙,将桶体分成9个隔舱,下层桶设有顶板,上层放置两个高8.8米至10.35米的圆形桶体,而这一部分,就是露出海面的部分。

建造过程中的困难

从2010年开始,连云港港30万吨级航道建设指挥部和中交三航局、中交三航院以及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开始共同研发一种海洋新型桶式基础结构。但是在当时,很多人对此抱有怀疑态度。

总工程师夏俊桥就曾表示,这种桶式基础大型结构跟其他产品结构,不一样,它没有底,预制安装速度能不能上得去,如果上不去,没有效率,即使做成了,它也不成功的。第二个担心呢是安全问题,桶式基础结构需要在水上浮运,通过排气下潜安装,安装过程中桶体会不会倾斜或者倒掉。

经过三年多的艰辛研究、试验和设计,2013年,这个中国首个海洋新型桶式基础结构,在徐圩港区开工建设。大圆桶被造出来了,可是这么个大家伙,每个重量至少都有3200吨,该怎么把它运送到海里呢?施工人员自主研发了专门用来移动大圆桶的气囊设备。

搬运之前,首先拖入移动气囊,用气囊顶升后,卷扬机牵引,将超级大圆桶向码头移动,最后移动到半潜驳上,托运到施工现场预先开挖的下潜坑。然后由起重船对超级大圆桶的9个桶仓进行排水真空处理,经过两次排水下潜并达到指定深度后,通过排气,大圆桶依靠自重就稳稳地坐在了海床上。

总工程师李元音表示,下面的基础桶通过仓室把淤泥倒扣在中间,实际上成为它承载能力的一部分,这个是一个很巧妙的设计。

可以说,整条防波堤凝聚了研发人员和建设人员的智慧,如今,这里海水碧绿,风平浪静,打破了很多专家预言的连云港没法建造优质港区的说法。

协调环境与建设是首要条件

在徐圩港区防波堤建设之前,连云港市出于对环境的保护,禁止对云台山进行开采,石料出现短缺。主要材料都出现短缺,那么建设方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呢?

2013年徐圩港区开始建设,原料的短缺,逐渐让工程建设方开始思考新的办法。超级大圆桶应运而生,那么这种新式结构是如何做到节省石料的呢?中交三航江苏分公司徐圩港区工程经理部项目经理黄朋举揭开了其中奥秘。

黄朋举介绍道,一个桶的结构施工长度是21米,它只需要一千多方的混凝土,如果是采用传统的结构,需要三万方的石头,(接)那整个的防波堤,389个大圆桶,就省下了一座青山。

这种新型桶式结构与传统抛石堤相比,节约石料80%。另外,它是直立式结构,占用海域面积很小,解决了以往建港过程中,低潮位时大型船舶的靠泊问题,提高了寸土寸金的港口岸线的使用效率。

在超级大圆桶的施工现场,可以看到超级大圆桶正在安装,而远处还有渔民正在进行紫菜的网箱养殖。可以看出,这种防波堤的建设,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姜永港在这片海域打渔已经有二十多年,从2013年徐圩港区开始建设到现在,从未离开过。不过当初,他对这种没见过的结构,也产生过怀疑。

渔民 姜永港:原来我们在西大堤那边全部是爆破,爆破啊,这个鱼全部被他炸起来了。(徐圩港区)这边我们开始也以为是爆破,现在是什么沉箱往底下沉啊,对我们打渔基本上没什么影响。现在我们有一点风在这个(防波堤)里面好避一避。

原来,以往建造防波堤,都要先对海床进行处理,爆破挤淤产生的噪音和对海底淤泥层的破坏,都会对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这次的工程,由于没有产生基槽挖泥的外抛,因此对海洋上几乎没有任何的影响。在大风浪来时,还能够成为渔民的避风港。相信这种新型技术造就的防波堤,能够为徐圩港区的繁荣,以及一带一路的建设添砖加瓦。

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

中国交建三航局徐圩经理部员工 范旭征博:

我这边主要负责水上圆桶的安装过程,在我的团队中有十个人,他们每天承受的心理压力和作业压力都非常大,他们每人每月至少体重下降5到6斤。

向建设者们致敬!

转载声明

本文转自海洋世界传播,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涉及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有误,请及时与公众号后台联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