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
常玉,本名常有书,1900年10月14日生于四川顺庆(南充市)的富商庭,1910年即与赵熙 习画,长于书法的他,1917年入上海美术学校就读,1919年常玉与徐悲鸿,林风眠以留法勤工俭学的方式前往巴黎,并于1919年赴日时在东京展出其书法作品,而获当地杂志刊载推荐。常玉自20岁 (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到巴黎,1921年与徐悲鸿、张道潘等留法学生组织“天狗会”。至67岁辞世,大致都住在巴黎。
林风眠
林风眠(1900年11月22日--1991年8月12日),画家、艺术教育家、国立艺术学院(现更名为 中国美术学院)首任院长。自幼喜爱绘画。代表作品有《春晴》、《江畔》、《仕女》。历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国立艺术学院 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1991年8月12日10时,因心脏病、肺炎并发症,病逝于香港港安医院,享年92岁。
庞薰琹
庞薰琹(1906~1985)字虞铉,笔名鼓轩。祖籍塘桥,庞鸿文之孙。著有《薰琹随笔》。组织“决澜社”,举办“决庞薰琹庞薰琹澜”画展,蜚声艺林。是我国知名画家。他的创作,题材广泛,态度严谨,独具风格。
他画花,不是简单地摹写对象,而是根据画面需要构图变化,既依据对象,又不完全依据对象,而任凭自己的意图经营画面。他不无意地对人说:“有时别人送我一枝很好看的花,我就不断变换这枝花的放置位置,可以画出一簇好看的花来”,他就是这样在苦难找“乐”,忘却了自己,把大自然赋予的一丁点美,一丁点生气,放大,升华,再现于画面,既是他高尚、乐观的情操体现,也是他于绘画艺术的奉献。
平台开放投稿,投稿须知如下
1、不限题材尺寸,艺术类别。国画,油画、雕塑、插画、版画、书法、陶艺、摄影,民间工艺等作品高清图20幅左右。每幅作品请标注好名称、尺寸、材质、年代等。作品需原创。
2、投稿作品图不要带水印。图片大小不低于1M,不高于10M,可附作品局部图,如有顺序要求,请标注顺序。
3、作品图不需要背景或边框,文件压缩包传邮箱即可。谢绝单张传图。
4、艺术简历一份和个人照片1-3及获奖参展情况。 欢迎附带作品创作心得和艺术心路历程文字。
5、为方便联络和提供有效电话、微信号。
邮箱:bm@xieshengl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