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点亮发展之路的大国重器
也有孜孜不倦的创新个体
一支团队,一项工程
一座城市,一个国家
每一种力量都无比珍贵
每一次创新都意义非凡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航空港卫视推出系列有声读物《中国创新》,展现21世纪中国震撼世界的大型工程与高新科技。
第十二集
扬名世界的臂架泵车
中国曾以惊人速度成长为制造业巨头,“中国制造”席卷全球。当新一轮产业革命拉开帷幕,唯有创新,铸就强者,塑造未来。
这是世界最长的臂架泵车,7节特种钢制造的手臂逐一展开,最后臂展长度达到86米,它属于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
从2007年到今天,从66米到72米再到86米,世界纪录一直由他们保持。臂架泵车通过长达几十米的臂架能把水泥泵送到较为准确的位置,是机械工程行业中的高端设备。
上世纪90年代,臂架泵车还是被国外垄断的技术,臂架是制造臂架泵车的关键,要伸到几十米的高度还要承受泵送时的巨大压力。制作臂架的钢板强度必须要高于600兆帕,但当时能提供这种材料的只有国外的钢厂。
不愿受人钳制,这家企业研发出一种特殊工艺,极大的提高了国产钢板的强度。改造后的钢板能承受1000兆帕的压力,也就是在一块指甲盖上站一头大象的力量。在这样的强度下,一切都改变了。
2011年,他们接受了一个重大挑战。这一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急需给反应堆泵水降温,但在日本没有设备能达到这个高度。中国的这家企业收到支援请求,派出一辆62米的臂架泵车前往现场救援。
接下来,这个中国品牌也迎来了自己的巅峰时期,它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工程中。其中,混凝土机械的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那时候没人会预料到寒冬即将来临。
2012年,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影响下,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入寒冬。仅仅是混凝土机械,销量就从之前的300多亿元骤降到仅剩三分之一。在寒冬中,拯救他们的并不是转向别的行业,而是依靠过去几十年积累的核心技术,开发了新的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在急速变幻的世界,没人知道接下来会面对什么。几十年的沉浮告诉中国的企业家们核心技术是唯一的致胜砝码。如今,更多这样的中国企业开始扬名世界。
监制:李静宁
音频:孙 玥
编辑:孙 玥
声明:本公众号发布内容均属独家原创,版权属于河南航空港卫视传媒有限公司。如需转载、商务合作或提供节目线索,请联系官方邮箱hkgzaixian@sina.com,或致电0371—60979115!对于任何形式的侵权行为,我们将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