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记者 王嘉译
血液是一种特殊的急救药品,在医学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血液依然无法人工合成,只能通过人体采集,再经过检测、分离、保存、运输等步骤,最终输注给患者。
血液之于需要输血的人,是生命的“原材料”,是通往梦想的“康庄大道”。你的一个小小的善举——无偿献血,不仅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更能撑起他的全世界……
1准备多年只为高考一刻 血液输注让她能为梦想拼搏
第一批00后已经成年,刚刚迎来了人生中的“首次大考”。据悉,今年有975万高考“大军”拥入考场,考生人数创八年来的新高。河南省有98.38万人报名参加高考,17岁的小静(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个,但她与其他考生不太一样。
2头晕乏力、面色苍白 血小板数值不足正常人1/10
高考前一个多月,在其他考生摩拳擦掌进行最后冲刺时,小静却被命运“捉弄”了一把:头晕、乏力、频繁高烧、面无血色……原本以为是复习太过劳累导致的贫血症状,但医院的血常规检测和后续的深入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发现小静的血红蛋白数值明显偏低,不足正常人的1/3,血小板只有9×109/L,不足正常人(正常范围是100×109/L~300×109/L)的1/10。后经诊断,小静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综合征。这是一种被称为“骨髓不能正常造血,一片荒凉”的疾病。
高考前患病的小静(记者 王嘉译 图)
尽管它不是一种恶性血液病,但如果患者血小板数量不足,就会出现伤口血流不止、月经过多(女性患者)、重要脏器(如颅脑和消化道等)大出血的情况,甚至有死亡风险。
虽然通过输入成分血,补充损失的血细胞,能够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症状,但目前寻求配型相合的供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仍是治愈该病的唯一希望。面对诊断结果,小静一家人一时间茫然无措,“孩子的身体状况素来良好,还曾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中参加过女子3000米田径项目,怎么会得了这种病?”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治医师白炎亮介绍,该病病因复杂,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与造血干细胞和微环境受损、免疫紊乱等多因素有关。由于这种病不十分常见,往往因症状较轻不能引起患者的注意,导致延迟诊断和治疗。
间断输注血细胞是该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小静来说,能否及时输上血,不仅关系到她能否完成高考、实现大学梦,更是生与死的区别。
3医护人员齐上阵 血液输注助她顺利完成高考
由于小静的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妈妈劝她放弃这次高考。“准备了这么久,只为这一刻,真的不甘心放弃。就算抬着进考场,我也要坚持参加高考!”在病魔面前,小静依然斗志满满。
如何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小静在48小时高考期间精力、体力保持正常,顺利完成考试,成为医生主要考虑的问题。最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恺和主治医师白炎亮经过反复商讨,在输血科同事的全力配合下,在考前为小静输注了4个单位的红细胞和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
“输注的这些血液对我来说,不仅是健康的保证,还架起了我与大学梦想之间的桥梁。”在接受大河健康报记者采访的间隙,小静一直在争分夺秒地复习功课。6月8日23时,记者了解到,小静已完成今年高考全部考试,一切顺利。
4别再将献血妖魔化 医生一直是献血的主力军
在白炎亮大夫眼中,能否献血是检验身心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只有智慧(会献)、勇气(敢献)和健康(能献)并存的人才能够完成。不少人将献血妖魔化,网上有一篇广泛流传的文章《为什么医生从来不献血》就说:“宣传所说的献血对身体没有损害,纯粹是西医的一面之词。就算真的无害,又有多少医生会献血呢?答案是很少,因为他们知道献血对人体的损害,医务人员从来不献血。”这篇文章还罗列了献血的“六宗罪”。
事实真相是,医务人员向来是无偿献血人群中最积极、踊跃的群体之一。以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的医护人员为例,他们每年都会自发献血一到两次。白炎亮大夫还捐献过血小板,累计献血量超过3000毫升。正是因为他们经历过、感受过,才更加明白血液对患者的意义。
5茫茫人海中 他找到了那个和他配型成功的好心人
41岁的老李是一名油漆工,从事装修工作已经20余年。去年8月,他因无力、易疲劳、心悸、头晕等症状在当地入院,进行一系列检查后,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细胞型)。
老李回忆道,当时他过滤掉了其他的话,只有“白血病”三个字在耳畔一遍遍地回响……
6无形的压力 让他险些放弃治疗
老李知道自己得了一种“不治之症”,这种病常被人称为“血癌”。老李“上有老下有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以前,他一直是家里的顶梁柱,现在他竟成了家里最大的负担。无形的压力一度让他生出放弃治疗的念头。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老李在家人每天的劝说和医生的鼓励下,渐渐意识到,即使是为了家人,自己也要勇敢地活下去。于是,他打消了放弃治疗的念头,开始接受命运的“无情”。
7他很幸运 短时间内配型成功
在治疗过程中,老李的化疗效果比较明显,但是,由于化疗有“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特点,老李的身体还是有些吃不消。今年1月,家人带他来到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打算一边化疗一边配型。
在这期间,老李的两个哥哥和大侄子都努力尝试,争取和他配型成功,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谈及那段日子,老李的二哥说:“那是最黑暗、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你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的,生怕他的病情进展太快,怕一切都来不及……”
就这样,黑暗的日子持续了两个多月,3月底终于传来了让全家人振奋的好消息:“在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中,有一位与老李配型成功,骨髓HLA配型9/10相合!”
尽管配型成功,老李也知道,志愿者本人可能因主观、客观原因放弃捐献。但那位志愿者丝毫没有犹豫就应允下来,从动员(打“动员针”,把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提升血液中白细胞的含量)到采集造血干细胞,都积极配合。“其实,我知道很多像我一样的白血病患者,都处于漫长的等待中。自己竟如此幸运,在茫茫人海中,短时间内找到了与自己配型成功的骨髓供体,每次想到这里,我都由衷地感谢为我捐献骨髓的那位好心人以及他的家人,是他们让我能够再次感受生命的美好。”老李说。
据了解,骨髓造血干细胞从供者到受者要经历种种关卡,包括报名、抽血、检验、录入数据库等待配型、高分辨检测、供者注射动员剂、采集骨髓、患者清髓,直到最后的移植手术。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八病区的护士长郭文静说,对白血病患者来说,这些血液就像生命的“原材料”,当新鲜的血液从悬挂着的血袋中缓缓注入患者体内时,对患者来说,是一次新生。
(本文原载于2018年6月12日《大河健康报》)
版权声明
◆ 本文为大河健康融媒体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转载,请在文章下方留言。
编辑:宋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