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一带一路”战略重塑中国工程承包商

2015/06/102820 作者:佚名
导读:“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的发布,为区域合作描绘了美好蓝图。沿线国家深谙其中的机遇所在,尤其是这一战略所带动的庞大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一带一路”愿景和行动的发布,为区域合作描绘了美好蓝图。沿线国家深谙其中的机遇所在,尤其是这一战略所带动的庞大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来自商务部的消息称,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而在近日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主办的第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除了沿线国家,包括拉美地区在内的一些市场也向中国企业敞开。中外企业共签署乌拉圭铁路及莫桑比克住房等11项战略合作协定,涉及总金额超过25亿美元。

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国内企业负责人均表示,为对接各个市场的不同需求,正谋求转型。从只注重单一产品到关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昔日的工程商们也从只专注于承包工程开始锚定相关投资机遇,谋划“走出去”升级版。

沿线国家需求旺盛

基建大单纷至沓来

毕马威中国主席陶匡淳列举了一组数字:根据《全球建筑2020》报告,全球建筑市场将以年均4.9%的速度增长,增至2020年的12.7万亿美元,占全球总产出的14.6%。“一带一路”沿线有44亿人口、26个国家地区、21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其中,中国便将成为建筑业增长的主要市场之一。

事实上,多位海外政府官员都已经表达出在这一方面的需求。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主席内杰·曲尼克便表示,希望实现合作共赢,中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的紧密,而基础设施和物流方面的发展能够帮助增强双边贸易。波兰希望成为联结中国和欧洲之间的枢纽,该国在未来7年将投资320亿欧元资金在基础设施上,“波兰愿意看到大型的中国的基础设施在波兰‘上马’。”他表示。

柬埔寨公共工程与运输部国务秘书林塞登同样指出,“一带一路”战略将带来很多共赢机会。柬埔寨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加强国内的建设,并希望进一步加大公共交通领域的发展,通过BOT(建设-经营-转让)和PPP(公私合作)的模式来实现融资多元化。

据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张向晨透露,目前,已经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亚投行筹建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在稳步推进。“这些早期收获向我们展现了“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

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91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424亿美元,业务遍及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在铁路、电力、通信、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具有比较优势,可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等多种方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的互利合作。

除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拉美地区同样想要抓住庞大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所带来的机遇。巴哈马副总理兼工程与城区发展部部长戴维斯指出,中国有着巨大的购买力,并且也有着很多的资源储备,同时它也是投资型基金的主要来源,也因此自然而然成为拉美和加勒比海共同体的合作伙伴。

前不久,美丽山水电站特高压输电项目的正式奠基成为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最大的亮点。该项目是中国在海外中标的首个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而连接巴西和秘鲁的两洋铁路也取得实质进展。中国—巴西—秘鲁三方工作组已启动了两洋铁路的可行性基础研究工作,这对中巴开展铁路领域合作及在南美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打下了基础。

一张张合作协议成为这种共赢憧憬的载体。据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介绍,在第六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举行期间,中外企业共签署乌拉圭铁路及莫桑比克住房等11项战略合作协定,涉及总金额超过25亿美元。

其中包括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与伊斯兰私营发展机构、泛美开发银行之间的协议,也包括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乌拉圭联合集团、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新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等,协议所涉及的内容覆盖行业战略合作、金融合作、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合作、工程机械设备合作、高科技合作等各个领域。

企业踊跃对接市场

谋求升级版走出去

在一项项协议签署的背后,中国企业也在寻找更好适应对方市场需求的方法,不少企业都提及“转型”一词。在这其中,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和PPP的融资方式成为关键词。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国俊对上证报指出,早在2008年左右,三峡集团便开始提出三大转型思路,其中包括要由项目法人向企业法人转变、由总公司的形式向集团化转变以及把业务集中于国内向国际化转变。2008年,三峡集团承建马来西亚沐若水电站项目,这是三峡集团总部第一次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项目。

如今,迎来“一带一路”战略期,三峡集团正致力于打造中国水电产业“走出去”升级版,并且初见成效。该集团的转型包括从国际工程承包向海外清洁能源投资转型。陆国俊表示,经过五六年的努力,三峡集团如今已经实现投资和承包并举。此外在资源获取方面,三峡集团目前拥有海外权益装机容量约530万千瓦,已经落实的开发资源1500万千瓦,还有2500万千瓦正在跟踪过程中。这意味着从无到有,向投资的转型基本上已经实现。

他指出,要致力于以投资为龙头,带动中国整个水电或者清洁能源产业走出去,并力争成为这一行业的领跑者。这是三峡集团为走出去所布局的升级版转型。目的在于希望通过中国的投资带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实现双赢。

目前,三峡集团以及所属三峡国际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在葡萄牙、巴基斯坦、巴西、老挝、苏丹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清洁能源投资和国际工程承包业务。今年4月,丝路基金、三峡集团与巴基斯坦私营电力、基础设施委员会,在伊斯兰堡共同签署了联合开发巴基斯坦水电项目的谅解合作备忘录,这是丝路基金首个落地的实质性投资项目。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国才则表示,“一带一路”给出了在短期内完成增量升级的机会。过去企业只是做做工程服务,但如今不但要关注基础设施,还可以把我国生产的工业化原材料进行二次加工用于其他国家经济发展。

据透露,该公司在“中巴经济走廊”的项目已经进入早期收获。此外,阿尔巴尼亚议会目前已经通过授权,同意中国建筑作为独家合作方与阿国政府就道路项目进行议标谈判。该项目隶属于欧洲2025高速公路计划,规模为2亿欧元,拟通过PPP的方式进行,阿方将以年金的形式予以回报。目前,该项目谈判进展顺利。此外,中国建筑在斯里兰卡、蒙古、中亚及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地区都在参与一些近期或者中长期即将启动的大型项目,尤以基础设施为主。

上海建工副总裁卞家骏同样描述了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的转变:从把单一施工承包模式加快向全生命周期的建筑转变,包括项目前期调查、方案、图纸以及标准等;从比较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管理状态加快向开放合作共赢的模式转变;从单纯的建筑施工向产能结合转变。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副会长、中国电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斌则表示,企业应该进行较多的商业模式创新,“比如像我们电力建设企业,原来主要是以总承包为主,现在是从规划设计、投资、建设管理到运营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为社会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

在这其中,将融资列入项目后端也成为多家企业的关注点。中交国际(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建忠表示,中国企业目前已经发展到了需要认真思考投资和并购的阶段,应当积极去尝试和探索。中交国际的定位即是中国交建的海外投融资平台,作用是为中国交建“走出去”提供资本纽带与支撑。

他表示,中国承包商走出去最初阶段是借助于援外项目,在第二阶段中国企业开始独立承揽一些建造与分包项目;第三阶段是中国企业逐渐开始承揽一些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但主要是利用中国政府的对外贷款获取项目;发展到目前阶段也就是四阶段,市场越来越多的要求中国企业能够为业主提供更加全面、灵活的一揽子服务方案尤其是符合业主需求的融资方案甚至是进行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建设,也是中国的建设企业的蜕变之路。昨天它们是承包商,明天它们将是更具竞争力的综合服务商。

文章来源:造价通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