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易县双峰书院重修开工——双峰村发现三件宝

2018/09/06240 作者:佚名
导读:6月12日,易县双峰书院项目正式开工,县旅游局相关领导、镇村领导均到场祝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易县旅游局文化研究室主任、易县作协副主席潘新宇先生并致热情洋溢的贺词。 双峰书院位于易县富岗乡双峰村,是明末清初的理学大家及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孙

6月12日,易县双峰书院项目正式开工,县旅游局相关领导、镇村领导均到场祝贺。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易县旅游局文化研究室主任、易县作协副主席潘新宇先生并致热情洋溢的贺词。

双峰书院位于易县富岗乡双峰村,是明末清初的理学大家及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孙奇逢先生曾经居住、讲学之所。史载:崇祯十一年冬(1638)至十二年春(1639),时年五十五岁的孙奇逢,率领本县和邻县的子弟、门人、乡亲六七百家,数千人深入易州五峰山立寨自保。十五年冬(1642)、十六年春(1643)再次来此避敌。十七年(1644)春,李自成犯京师,孙奇峰携家复入双峰。孙奇逢到达双峰后,一面筑险练兵,修武备战;一面兴学讲道,诵读诗书,修婚丧祭仪礼节,远近服其德教,盗贼闻而屏迹。崇祯十六年(1643)三月的一次战斗,从清晨鏖战天午刻,终将强敌击退,保住了山寨。

据悉,该项目由保定大唐园林古建有限公司承接。鉴于书院现已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保定大唐古建将坚持“原形制、原材料、原结构、原工艺”的“四原”原则,竭尽所能恢复其历史原貌。

书院原貌

开工典礼

潘新宇先生亲致贺词

搭建脚手架

夏峰先生像赞

清·汤斌

当代儒者,谁称先觉,允惟哲人,光辉孔倬,

敦行孝弟,修明理乐,由忠贯恕,既博归约,

日新又新,鸢鱼飞跃,默契先天,声臭寂寞,

蕴含元气,发越磅礴,譬彼星汉,终古昭灼,

易传者像,难尽者学,仰止夏峰,泰山乔岳。

书院遗存

古槐

虽饱经风霜,犹不忘初心。若一息尚存,必洒下浓荫。

中国文物学会会员、易县旅游局文化研究室主任、易县作协副主席潘新宇先生所致贺词——

贺双峰书院修葺开工辞

潘新宇

维公元二0一八年六月十二日,岁次戊戌,节届孟夏,四月廿九,吉日良辰,双峰书院修葺开工在即,贤达毕会,共贺昌期。不才幸与观礼,忝为辞曰:

千年古县,毓秀双峰,

灵源遥溯,斯土是隆。

文萃物华,山环水萦,

易水流韵,化及容城。

明清鼎革,钟元结庐,

伯叔其范,持节守正。

敦睦乡里,礼乐修明,

北学津梁,茂秀槐庭。

风云不测,华夏涂炭,

寇盗为患,庙貌飘零。

华旸出谷,民安国泰,

时代维新,盛世昌明。

传承文脉,重新祠宇,

国帑为助,民心景从。

礼敬先贤,砥砺复兴,

继志述事,流泽其永。

大唐古建,堪荷重望,

业界新秀,翘楚景峰。

承前鉴古,喻今启后,

铭刻记忆,共期良工。

古乐

“缥缈烟云绿四围,五峰西望有余辉。清凉古刹洪玄观,酣睡何人映少微?”明末战乱之时,直隶保定府容城县人氏孙奇逢,率族人门徒2000余人避乱于易县五峰山下建双峰书院,开课讲学。明清两代,孙奇逢与黄宗羲、李颙并称三大儒。当地迷人风光多次出现在其诗作之中。

在双峰书院不远处,古槐古钟古井依存。比双峰书院还久远的古乐时常在村落里响起。

双峰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富岗乡,在离易县县城40余公里的五峰山下。与五峰山、易水湖相临,湖平山翠,山水宜人。全村现有人口800余人。这里地处要塞,交通便利,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如今的双峰书院虽屋瓦破损,却残碑犹在,书墨永存。双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此办公,这里也是双峰音乐会日常演练之所。

据易县县志记载,双峰村始建于唐朝,双锁山和单峰岭相对而立,形成西竖双锁,东耸单峰之态,双峰便由此得名。双峰音乐会是村民自发性质的民间音乐会社,至今传了多少代,已难以考证。据老艺人介绍,村中原有一古寺,在抗日战争时期遭破坏,双峰音乐会可能由此寺传出。从孙其逢一些诗文中判断,村中实有古寺曰清凉寺。该村音乐会属北乐,据一些老艺人推测,至少始于宋金时期。有关专家曾考证,“北乐”一名至少在金代贞元元年(1153年)以前就流行了。

双峰音乐会在其发展过程中,曲目在风格和结构特点上相对稳定。音质清纯高雅,音色悠扬动听。乐队一般不出丧事,只有乐师离世或特邀才出场。多是年节走乡串村,烘托节日的喜庆气氛;或在庙会上与其他乐队竞演,为民祈福禳灾。几百年来,深受十里八乡的喜欢。

……

双峰村有三宝

老槐……

古乐……

书院……

——北耕

(部分图文由大唐古建提供)

公司宗旨:探究古建精髓,追求卓越品质,创建优质工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