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街古官道 古桥
在我县新村镇杨湾村与临泉县老集交界处,有座古桥,这个地方叫长子街。
关于这个地方有几方面传说:一、长子街以前叫洼子街,原因是地势低洼,为图吉利改称“长子街”,取增长之意。二、这个地方处在古官道旁,官道从西而来,通往颍州,该街因驿站而为店成市。三、后周时期,赵匡胤在进攻南唐的战争中,曾利用此河道运过军粮。四、传说古桥建于宋元时期。五、淮海战役中黄维兵团从此经过,重型装备把路轧成沟,就是现在流向颍州西湖的中心大沟。
针对这些传说,我们不妨作一探讨:
一、关于长子街的来历,目前查不到任何资料。但从该处现场看,地势相对于四周确是比较低洼,叫洼子街合情合理。改称“长子街”是当地百姓多年流传的说法,他们言之凿凿,或许真为此因。
二、至于古官道说,经查阅一些唐代交通研究资料和唐代交通图,可以确认唐代确是有一条从新蔡至颍州的官道,长子街、天棚集都处在官道上。因此,关于古官道的说法可以确认。
所谓官道,是古代社会对官府出钱修筑的道路的称谓,可以走马车的,是各地老百姓往来及物资运输的交通要道,路上官府设有管理或邮递机构。官道有土路,也有三合土路,山区为石路,城市里用砖路或者石路。唐朝时沿路设置土堆,名为堠,以记里程,相当于现在的里程碑。
从唐代到清末,这条古官道一直被利用。即使到了民国时期,这里依然是重要的陆路通道。
三、关于驿站说。驿站是古代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唐开元年间,全国设陆驿一千三百余所,水驿二百六十余所,水陆驿约七十余所。驿站遍布全国,每三十里一站。从颍州到长子街约三十里,按照唐制,正好是设驿站的距离,此处很可能存在过驿站。
四、关于赵匡胤运粮说。五代时,南唐刘仁瞻为抵御后汉刘知远及后周赵匡胤的进攻,在永安古城周边屯兵驻防,留下唐屯城。其屯城就在现王堰镇境内。长子街南距唐屯城不足百里,面对当时两军对峙或战争的情况,军需物资的保障是战争重中之重。宋代之前,颍州地区水系发达,径流充沛,利用水路从北方运送粮秣无疑是效率最高的,所以无论从是地理位置和河流水系来看,还是从当时的战争格局来看,赵匡胤运粮说存在非常大的可能性。
五、关于古桥。从古桥的本身看,基本判断是明代的,上部有民国维修部分,也有解放后的加固维修。该古桥是砖石拱桥,横跨于润河上游,桥基用石磙做基础,其建筑形式与闻集葛大桥、许堂运河古桥基本一致,具有典型的明代特征。虽然现在看到的不是宋元古桥,但并不能否定此地明朝之前没有桥梁。我国古代的造桥技术高超,可以造出各种桥梁,如隋代赵州桥,唐代黄河浮桥,宋代木结构虹桥等等。可以这样判断,这个地方之前有桥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六、黄维兵团途径此处。1948年11月6日,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蒋介石严令黄维兵团快速向徐州集中。于是黄维率第十二兵团于8日由驻马店确山出发,往徐州方向靠拢。根据进军路线图和资料看,黄维兵团进入安徽,穿过临泉向东北,经过长子街、新村、天棚,抵达阜阳。黄维兵团路过长子街的说法可靠。
七、黄维兵团重型装备轧路成沟说。黄维兵团装备精良,配有大量车辆。其中第四快速纵队辖2个步兵团,1个坦克营(装备20余辆美式15吨轻型坦克,装甲车10余辆),1个炮兵营(装备12门105榴炮),为摩托化部队,是典型的重装部队。我们从中可以看到,黄维兵团最重的装备是美式15吨轻型坦克,所以把路轧成沟的可能性不存在。查《阜南县志》,中心大沟是除涝沟,是1977年的水利工程。中心大沟是在西湖沟通润河的老河沟基础上开挖疏浚的,传说黄维兵团轧出中心大沟太夸张了。
历史风尘总要掩盖一些东西,萦绕于长子街的谜雾未必能驱散,但朋友们不妨前去探访一下古道古桥,感受历史沧桑。
伫立古桥头,发思古之幽情,遂成四句:
三县闻鸡长子街,
古桥官道暮阳斜。
周师粮秣从漕过,
岁月千年水未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