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开元通宝:金、银、铜、铁、铅材质俱全

2018/09/06187 作者:佚名
导读:开元通宝:金、银、铜、铁、铅材质俱全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汉以后一直流通民间800余年的五铢钱,开铸创世纪的“开元通宝”铜质小平钱,钱文直读,钱文书体隶书八分开,史称八分书。流通制钱的钱质为铜质,民间有以铅、铁盗铸者,累禁

开元通宝:金、银、铜、铁、铅材质俱全

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废汉以后一直流通民间800余年的五铢钱,开铸创世纪的“开元通宝”铜质小平钱,钱文直读,钱文书体隶书八分开,史称八分书。流通制钱的钱质为铜质,民间有以铅、铁盗铸者,累禁不止。钱值为平钱,钱径初铸在24—25.5厘米之间,晚唐后铸者大小不等,小的在22—23厘米之间,大的达到26厘米。直到唐哀帝李拀天祐四年朱温灭唐而废,至此“开元通宝”钱行用289年。

“开元通宝”币质俱全­有:“铜、铁、铅、金、银”等,版别较多,除了素背钱币之外,还有大型精美,“元”字左挑,背面“月、星”纹等;中唐开元通宝铸币比初期开元通宝小一圈,背面多“月”纹或“二月、三月”者,以及“云”纹、“日”纹等;后期开元通宝边缘较阔,铸工草率,多有移范,大小轻重不一。

金银的货币属性远远高于铜质,唐代的金质和银质“开元通宝”当不具有货币流通属性。但唐代的金银质“开元通宝”钱到底作何用途,值得一说。唐代法条证实,唐代的金银钱不是官方的流通货币。唐律规定私铸铜钱者为罪,而铸金银钱者不予追究。通过大量出土实物和史料证实,唐代的金银“开元通宝”钱为宫廷所铸,其主要用途是用于游戏、赏赐、撒帐,以及洗儿。有诗曰:“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僚楼下拾金钱。”在宫廷的习俗影响下,民间有少量的打制金银钱作为配饰。

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在1970年曾经出土一批唐代宫廷金银钱的窖藏,其中金钱30枚,银钱421枚。传世的开元通宝银钱存世较多,版别也杂,唐早中晚期的铸品均有。但近年大多在藏家手中沉箱,已不易见面世。

总之,早期开元通宝钱币,由于铸工精良,结构严谨,钱文深峻,凝重端庄,深受钱币收藏者喜爱和青睐。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