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山柑又称老鼠瓜、野西瓜,维语称“波里克果”“卡盘”,为刺山柑科山柑属藤本植物,是荒漠、半荒漠,干旱、半干旱地区极有栽培价值的抗旱作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生于干旱有沙石的低山坡、沙地上。花蕾部分作为一种著名的调味料,和它的果实一样,通常用来腌制,而其他部分也可入药。
刺山柑植株长1~2米,单叶互生,叶片近圆形或卵圆形、长2~5 厘米,全缘光滑,托叶呈弯刺状。花单生叶腋、白色。浆果椭圆形,长2.5~4.0厘米,似綠皮微型西瓜,因而又叫“野西瓜”。我国沙区仅产1属1种,新疆各沙区均有分布。
刺山柑是一种中草药,有很广泛的医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据《新疆药用植物志》记载,刺山柑叶、果和根皮均可入药,主要有祛风除湿、止痛、消肿等功效,外敷患处可以治风湿性关节炎和疮毒。我国民间常用其治疗关节炎、肩周炎等。
由于刺山柑独特的生态特性,在新疆等多风、植被稀少和沙暴肆虐地区,具有降低风速、抗击风沙、防止土地风蚀及保护生态环境等作用。
刺山柑还是一种优良的野生油料植物。野生刺山柑植物资源作为油脂资源可用作食用油、工业原料,是沙漠地区宝贵的植物资源。据测定,刺山柑的种子富含油脂,4公斤种子可榨油1公斤,其营养价值与菜籽油接近,可开发为食用油。多年生刺山柑单株平均种子产量1公斤以上。
生长环境
刺山柑极端耐旱,为适温超旱生植物,分布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带,在年降水量不到50mm的极端干旱荒漠中仅依赖于自然降水,极少能生存,且繁茂生长,并完成其生长发育史,在植物界并不多见。不耐盐渍和潮湿,在地下水位高于3m时不能生长。垂直分布从低于海平面100m(吐鲁番盆地)到海拔3500m(西藏札达)的广阔地域内。对温度的适应性强,冬季最低-43.6(新疆准尔盆噶地),到夏季49.6℃(吐鲁番盆地),在于热条件可发育成大片(几千亩)密集的刺山柑灌丛,其植被盖度可达80%,有效地防止土壤风蚀,在沙区、沙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积聚沙土。积沙后,可保持土壤水分,使其生长更为茂盛。据观测,在沙源丰富的二年生刺山柑单株可积沙0.88m³,三年生的积沙1.28m³,积沙后可形成大小不等的沙堆。
分布范围
在我国和甘肃西部;在国外,分布于中亚、高加索、阿富汗、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土耳其、欧洲南部、北非和澳大利亚。
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现常见于法国南部、意大利和阿尔及利亚等地区。我国新疆、西藏等地区亦有出产。喜生于干旱有沙石的低山坡、沙地上。
主要价值
性味
味辛苦,性温。
药用价值
祛风,散寒,除湿
烹调用途
花蕾部分通常是盐渍或醋浸保存,通常用作调味料或者装饰。刺山柑常见于地中海美食,特别是塞浦路斯,意大利和马耳他地区。刺山柑的果实也可以食用,腌制之后通常作为开胃小食,在梅诺卡岛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小吃。
刺山柑是意大利美食的独特成分,通常出现在西西里岛和意大利南部的美食中,一般用于沙拉,意大利面,肉类菜肴和调味酱汁。
刺山柑作为一种独特的调料,也经常用于熏鲑鱼(烟熏三文鱼)或者是鲑鱼料理中,特别是熏鲑鱼。刺山柑和刺山柑的果实,有时候可以代替橄榄去配马提尼。
刺山柑的叶子,在希腊通常用于特别的沙拉或是鱼料理之中,处理方法一般是腌制或者煮沸,然后罐装存放。
其他作用
腌制花蕾及果实有治疗坏血病的作用。
适用人群
对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关节肿大、四肢发麻等有特殊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