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天的“质”造和“智”造 |
解密“雄安城建第一标”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 |
稿件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新闻 |
|
|
这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施工现场(3月2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朱旭东摄 |
|
据新华社石家庄3月31日电(记者高博、曹国厂)雄安新区设立后首个大型城建工程——市民服务中心从2017年12月7日正式开工,用时112天基本完工。这个被外界称为“雄安城建第一标”的项目,如何既保持高速度施工,又能创造“雄安质量”?项目有什么亮点?人们能否从中窥见雄安未来的模样?
创新雄安模式:政府不花一分钱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地处容城白塔村及马庄村交界处,距离白洋淀高铁站10多分钟车程。记者日前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看到,8栋单体建筑拔地而起,颇具“中国风”的建筑外形庄重大气。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总建筑面积10.02万平方米、占地1100亩、总投资额约8亿元,未来将承担政务服务、规划展示、会议举办、企业办公等多项功能,是雄安新区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窗口。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由雄安集团和施工联合体共同合资开发,政府部门采用租用方式使用。”中国雄安集团总经理助理杨忠介绍说,施工联合体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全链条业务,打破了“投资人不管建设、建设者不去使用”的传统模式,所以建设方必须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去统筹考虑,全面提升项目品质。
开工8小时完成第一方混凝土浇筑;5天完成建设现场临建布置;1000小时所有钢结构单体封顶;112天项目基本建成……比同体量工程施工速度快出2-3倍,这是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进度表。
今年54岁的宋福生是项目二工区机电安装质量总监,一名中国建筑老员工。他说:“当年我们承建了深圳国贸大厦,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今天我们再次见证历史,有幸参与"雄安城建第一标"建设,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可以说再次续写传奇。”
从“深圳速度”到“雄安质量”
高速度建设背后是高技术的支撑。“这一项目使用了30多项建筑新技术,在国内民用建筑史上尚属首次。”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施工联合体技术总监叶建说,绿色节能环保的建筑是雄安未来的根基。
叶建介绍,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采用绿色装配式建造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建筑垃圾比传统减少80%以上,构件工厂化生产,大大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减少了施工噪音,施工工期相比传统模式缩短40%。
项目引入了“海绵城市”理念,实现雨水收集,污水自主净化。项目还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向地下打入120米深、直径15厘米的1510口井,实现与深层土壤热量交换,满足供热、制冷。
项目一工区质量总监胥光说,“我们引入"被动式房屋"理念,通过保温墙体、气密性好的窗户、高效的建筑通风,不用空调、暖气就能让冬季室内气温保持在16℃以上,实现冬暖夏凉的目的。”
质量过硬,安全也要万无一失。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开工以来,在高速施工下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这得益于工地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杨忠表示,项目除了建立安全培训基地、为一线安全员配备智能化安全帽之外,还在国内建筑业中首次引进了安全生产情绪识别系统。工人站在摄像头前,系统会记录其面部肌肉的微小振幅和频率,计算分析其潜在情绪,对超过限值的工人,如不适宜进行高空和临边作业,就会进行工作安排调整。
大数据管理打造未来城市样板
记者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中控室内看到,通过大数据中心,可以随时调取无人机航拍的施工现场画面,扫描二维码可以进行VR全景观看,工程进度、施工现场人员数量、实时环境监测数据等均可清晰呈现。
“绿色发展”需要“智慧创新”的支撑。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施工联合体设计技术部负责人表示,项目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平台全过程贯穿设计、施工和运营,建立起三维建筑模型,通过虚拟建造减少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同时搭建面向公众的智慧精准展示,将物理建筑和数字建筑关联,通过电脑或手机,就可以看到每一天现场建设的情况。
此外,每个构件里都“埋”有芯片或张贴二维码,让建筑有了“身份证”“说明书”,手机扫码后可显示生产厂家、制作日期、规格、重量、运输、安装等全部信息,实现了全工序全过程的大数据管理。
杨忠表示,通过“数字孪生”的建筑镜像,可以引领从BIM走向CIM(城市智慧模型)的智慧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所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相当于一个小型城市的缩影,是新区功能定位与发展理念的率先呈现,目前运用的这些新技术,将在今后新区的整体建设中大面积推广,也为我国民用建筑大规模使用新技术提供了范例。 (参与采写:白林、李继伟)
作者:高博 曹国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