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记者 刘银艳
项目灵感源自两大院士的成果
5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株洲市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的湖南世鑫新材料有限公司,展示大厅里一排像黑炭一样的零部件看上去其貌不扬,其实它们是高科技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部件,譬如下一代地铁和高速列车用的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气象卫星上的镜筒。
世鑫新材,创立不过一年多,目前已与国内几家大佬级轨道交通企业达成合作,其研制的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用于时速160公里的下一代地铁和时速300公里的“复兴号”标准动车,均可在今年实现装车。
碳陶复合材料在交通运输、军工、通信、新能源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世鑫新材甫一成立,首先主攻轨道交通。
“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轻质,强度高,一列8节的标准组地铁,若采用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比起现在运行的钢制动盘地铁,可减重10吨。”公司副总经理李鹏涛告诉记者。
“世鑫新材的成立,为的是实现高性能碳陶复合材料产业化,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肖鹏教授带领团队研究这个课题,已有10余年了。”李鹏涛介绍道,借我省大力支持创新创业的东风,肖鹏牵头成立了世鑫新材。
“我们研制的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最终要用在时速350公里至400公里的高速列车上,近两年即可实现。”5月8日,在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肖鹏对记者说,“碳陶复合材料,离不开我的两位恩师,这个项目就源于他们的研究成果。”
原来,肖鹏在西北工业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2001年,他来到中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又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黄伯云。
“2004年,他们同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结束了这一奖项连续6年空缺的历史。”肖鹏自豪地说,他这10余年来潜心研究的高性能碳陶复合材料,正是对黄院士获奖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技术”和张院士获奖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进行完美组合后,结出的丰硕成果。
2001年,肖鹏申报课题时,见识了两位恩师研究专长的他灵机一动,何不把陶瓷加入炭/炭里,让二者的优势互补呢?
这一想法也得到了两位院士的认可。
只是,要把极软的炭/炭与极硬的陶瓷结合在一起,并不简单,前面3年,研究毫无起色。
2003年,肖鹏终于解决了软与硬的材料的结合问题。
2006年,“高性能碳陶复合材料及应用”入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我们开始做轨道交通的基础研究,2009年获得中车主机厂正式立项。”肖鹏告诉记者,碳陶不怕水,雨、雪天气均可使用,这一点是炭/炭所不能比拟的,也是碳陶用于轨道交通的最大优势。
2012年,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通过时速420公里的台架试验,这是目前最高的速度。
走好技术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我选择中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就是怀着创业的梦想来的。”肖鹏告诉记者,那时候,中南大学学科性公司的创新创业平台不断涌现,对他的吸引很大。
现在,随着研究项目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多方关注,中车青岛四方、中车株机等相继向他们抛来橄榄枝,公司化运作也变得迫在眉睫。
“我在职创办世鑫新材,学校在共享技术股权方面,给了我和技术团队最好的科研政策;投资人投了几千万元,甚至连财务人员都没有派。”
公司入驻株洲市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得到了各种优惠,“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和办公室,5年免租金;株洲市还给我们提供了近1千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30套免租金的住房。”
“科研人员要走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要有最强大脑,也要有超强的心理素质。”肖鹏认为。
为了让新技术真正走入市场,肖鹏还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技术型企业和高校科研人员的创业案例。
“公司赢利之前,我不拿一分钱报酬。”公司创立之初,肖鹏就庄严承诺。在他内心深处,让技术真正走入市场才是他的理想。
“公司取名"世鑫",鑫的寓意是粉末冶金,我们要向全世界推广我们的粉末冶金研究成果。”肖鹏满怀信心地说。
在今年9月举办的2018年德国柏林轨道交通技术展上,我国一台安装了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的展车也即将精彩亮相,向世界展示这一填补了国内外空白的高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