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反馈
取消

热门搜词

造价通

取消 发送 反馈意见

关于良渚文化玉器工艺痕迹的探讨(三):开片切割工艺

2018/09/06156 作者:佚名
导读: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000年。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代表遗址为良渚遗址,距今5300-4000年。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区在太湖流域,而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则在太湖流域的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该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另外,陶器也相当细致。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秘书处致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正式推荐“良渚古城遗址”作为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良渚文化作为南方史前文明的代表文化已经被世人所熟知,良渚文化玉器也以其鬼斧神工的“微雕”工艺闻名遐迩,今天我们探讨一下良渚文化玉器的开片和切割工艺。

切割,是一种重要的制玉工艺。其不仅为玉器塑形的基础,而且是镂雕纹饰雕琢的主要方式。切割工艺根据工具的差异,可以区分为线切割、片切割和砣切割,三者均以潮湿的解玉砂为中介磨料。如所周知,历代制玉工具、工艺皆有差异,故不同历史阶段切割工艺痕迹亦有一定的时代风格。分析这些痕迹不仅可以复原古代切割工艺的大致流程,更为断代辨伪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良渚文化玉器的切割工艺以线切割为主。下面我们通过馆藏良渚玉器留下的切割痕迹来具体分析:

以下是馆藏良渚玉璧的切割痕迹:

可以看出,线切割留下的痕迹为圆弧状,而且由于线切割来回反复拉搜,留下的痕迹会有重叠,不甚规则。最关键的是切割痕迹的部位也有自然风化的痕迹,这与整个玉器的老化风化程度基本一致。

仔细观察,会发现切割痕迹的槽底会有解玉沙的磨痕。

再看看以下的观察良渚玉器的切割痕迹:

以上这件为线切割后,对原本的痕迹进行了打磨,所以基本看不出线切割的圆弧线型痕迹。

线切割用于开料成形时,通常由玉工双手分执线性工具(如麻绳、动物筋皮或植物荆条等)两端,让其中段带动潮湿的解玉砂作左右方向摩擦切割。由于双手力度不一,麻绳或皮条等不可能长时间地保持水平,从而形成了愈益趋向弯曲的抛物线状,且剖面大多呈波浪状,抛物线并非在同一平面之上。

良渚文化玉器在需要镂空的部位也使用线切割拉搜的方法,先以桯钻在需镂空处打一个或数个定位圆孔,再将用质地柔韧耐磨的植物荆条或动物筋、皮制成的线具穿过圆孔,抹上潮湿的解玉砂,然后手工在玉器两侧来回拉动线具,把多余的玉料拉搜掉。由于工具的落后,镂空部位多为曲折线形,不甚规整。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造价通立场,除来源是“造价通”外。
关注微信公众号造价通(zjtcn_Largedata),获取建设行业第一手资讯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