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红木坐椅,很多人觉得它功能单一且不舒适,其实,只是因为你不了解红木坐椅是中国家具的代表,它不仅包含丰富的礼仪内涵与人文教养,还有丰富用途,可正坐示仪、静坐修行、闲坐休息。不信?一起来看吧!
礼仪:正式坐具
中国历来就有“礼仪之邦”之称,不仅待人处世、日常生活、饮食穿戴讲究礼仪,写字、绘画等也有文化形式,家具器物也如此,礼仪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古代由于礼仪的规范、规矩很多,各种场合应该摆放何种器物都有具体的规定,不能随便乱用。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如祭祀、会见等,对家具等器物的要求相对更高。各种家具的形制都有规定,以椅子为例,有的椅子带有脚踏,有的不带,这从古代绘画上也可以看到。一般来说地位较高的人所坐的椅子有脚踏,地位低的就没有;正式场合的椅子有脚踏,非正式场合如燕居休闲时候的椅子就没有。
许多明清帝后的画像,他们所坐椅子下面都有脚踏,就是因为古代写真画像是一件很正式、严肃的事情,不可等闲视之,所以要坐得正式,并穿着正式。脚踏的实际作用是承托双脚。如果长时间两脚悬空坐在高的座位上,会使双脚、小腿和膝盖受到很大的伤害而落病。
动静:修行静养坐具
修行,即修正行为。佛家的参禅打坐、道家的内丹修炼都是历代出世人的修行法门。而入世的儒家也有自己的修行方式。宋代之前,儒家的修行法门大都融会在日常生活之中,并不明显,就像鱼生于水却不知水为何物,对日常器物应用的讲究,就是儒家修行方式之一面。从宋代开始儒家才讲究“静坐”,明代读书、静坐更是大行其道,而所需的坐具就是书房里的椅、凳、床、榻等家具,功能较为综合。
静坐所用的椅子、凳子,座面一定要足够宽大,要能把两腿盘到椅子上并有富余才合规矩。椅子面最好是一块平板,如果用镶嵌,也要保持一个平面,这样才有利于盘坐。这种禅椅与中国传统的床也有很大关系。
儒家倡导正襟危坐,是指整理好衣冠服饰,更指调整身形,使身体端正放松。在早期的跪坐法中,身形端正放松很容易,但改为垂足坐法之后,想要端正放松就有些难度,于是有了许多要领,如将臀部坐在椅子面的前半部分,将大腿部位空出椅面,两足自然踏地,略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意味,这叫危坐。以此来提起并保持敬、慎之心,此为儒家正坐修身之法,道家亦如之。若论舒适,将两腿全部坐上椅面即可,但已远离儒家正身之意。
刚柔:闲适坐具
西方人的沙发在当代风靡中国,成为中国家庭中的主要坐具。民国之前,清朝宫廷中很少见沙发,古代中国更是极少见这种软坐具。古代图画中的家具,也不曾出现类似沙发的器物,至多有软靠垫或软坐垫。故宫三希堂可以看到实物。
为什么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硬面的椅子、凳子,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是直接席地而坐?是不懂得或者不会制造软包家具吗?其实,这与古人对身心的认识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不符合修身的理念,也与历代提倡的文化精神和生活理念不合。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常坐沙发之人就能体会到,坐到沙发里很舒服,但因慵懒而懈怠,心思会逐渐散乱昏沉,这是大问题。尤其到了夏秋之季坐沙发很痛苦,棉垫导致臀部太热易生疮痱。中国的硬质家具就不存在这种问题。硬质是个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变柔软,只要加个软垫即可,软垫可以随意改变形态,或厚或薄,或方或圆,完全不妨碍原本的硬质基础,比沙发高明得多。所用软垫,或席或毡,或用兽皮毛毯,软硬厚薄,自由随意,何其方便。
古代用来倚靠的软垫,叫做“隐囊”,《通鉴》载:“隐囊者,为囊实细软,置诸坐侧,坐倦则侧身由肱以隐之。”就是把很多细软之物放到袋中,一般放在坐位旁边,如果坐倦了,就靠在隐囊上休息一下。与今天的软靠垫差不多,只是圆形多见,方形较少。据明代高濂所说,隐囊早在六朝时就有,其实可能出现得更早。北齐杨子华的《校书图》中,左侧侍女所抱即为隐囊。元代刘贯道的《消夏图》中,主人公身后也有隐囊。
现在西方人也开始明白,长久坐在沙发里会产生很多问题,而国人却不重视,一味将庞大的沙发摆到家里炫耀。窝在沙发里确实能缓解疲劳,暂时恢复体力,但这又是典型的快餐式办法,治标不治本,甚至隐患无穷。纯粹物质的奢华和享受对人身并无好处,最终会被摒弃。